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陈建民:上海人用水不再烦(东方电视台)


  (上海东方电视台 吴朝阳)人们的生活一天都离不开水。这十多年来,上海的自来水供应在市民身边悄悄地发生着巨大变化,而在自来水市南公司抢修一线工作了二十年的陈建民对此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说,喜欢上海,是因为上海充满了希望。

  说起十多年前上海的自来水供应状况,陈建民印象最深的就是“保高峰”。由于当时上海的自来水供应总量与日最高用水需求有着很大的缺口,每年夏季和冬季,全市自来水行业都要全体动员,打两次“保高峰”战役,其中夏季保高峰尤为艰苦。

  “当时水厂出水量小,地区压力低,到了高峰大家要用水,就会经常出现大片没水,有的水小,造成用水紧张状况,每年都是这样。所以一到天热,我们就要“保高峰”,当时主要就是解决居民家中没水。老早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家里有空调,一家人家有台电风扇都很困难,主要的降温手段就是自来水。自来水一停,人家都要叫苦的”。

  由于供水总量不足,管网水压偏低,一些小区和居民家中常常要用水泵加压,可当时的水管、水表质量又很差,一加压又会爆裂,因此,夏季高峰时一方面是供水不足,一方面又是大量设备抢修,养护工人的工作量极大,一个人一天要跑四五十户人家。

  “到了高峰时,我们来不及抢修,要修到夜里十一、二点钟,人家看看你们不来,已经睡觉了,我们再去敲门,人家很恼火,怪我们太晚、太慢,这种情况很多。实际上我们是来不及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上海的自来水供应状况开始迅速改善,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和长江第二水源先后向市区供水,一批自来水新厂投产,老厂也逐步得到改造。不久前,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引进外资,建起了合资水厂。与此同时,市区自来水管网也经历了大规模改造,目前,上海日供水能力已达700万立方米,高于夏季最高用水量,自来水行业“保高峰”已经不那么紧张了。而陈建民所在的养护抢修部门也实现了鸟枪换炮,原先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现在的抢修工全配备了摩托车和机械化工具,抢修效率大为提高,而且修理项目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现在居民要求高了,装修房间也会打个电话过来,他觉得水表、水管不好看,实际上一点没有坏,使用都正常,居民觉得不美观、不现代。过去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我们接报修电话的人都会告诉居民这不属于保修范围,因为它没有坏。而现在,对这种报修,我们一般都满足居民,因为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对生活质量要求都高了,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要求也高了”。

  不过,陈建民说,和前几年相比,抢修的工作量总体上并没有减少。这是因为尽管老城区居民自来水报修明显减少,但上海自来水供应的区域却在不断扩大,八十年代时长宁区到古北地区已经没有管网了,而现在自来水供应延伸到了外环线,陈建民辖区内的水表数量也从10多万只增加到80万只,所以修理工作量也就会相应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上海城市建设这些年来的大发展。陈建民说,他和同事们每天在上海奔走抢修,既亲身体会到自身行业的发展,又见证着上海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上海,他们由衷地感到喜欢。

  “上海这些年飞速发展,我们看着她一点点建设起来的,对上海充满希望,也是老热爱上海的。”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