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最新更新     巡礼回顾         



中国科技巡礼——农业节水工程(2002年11月20日)


  

  为推动水利行业科教兴国、科教兴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九五”以来,国家在干旱最严重的北方地区启动了“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这项重大举措,分别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和新疆八省区实施。其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不同农业类型区的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被列入全国八个示范工程之一的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与许多省市一样,今年也遭到了全省性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然而,在示范区及辐射区五万亩耕地上,无论是大田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仍然呈现出一派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景象,这就是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化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们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水利局王月臣局长,他说:“过去,我们区建立的大的水利工程,近几年都全部向城市供水,那么,农业用水十分突出,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水资源严重短缺。”

  而可供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只有依赖分散在境内的这些方塘、橡胶拦河坝和机井等小水源。但由于管理无序,各自为政,单独运行,浪费严重,再加上过量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农业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面对这种现状,经国家科技部和水利部等权威部门的充分考察论证,1999年开始在这里实施“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中的“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类型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该工程项目由一个示范区,四个辐射区组成,覆盖面积达五万亩。

  所谓多水源联网,就是通过工程措施,把示范区内所有水源,比如拦河坝的地表水,方塘的浅层地下水,机井的地下水,通过铺设地下管线沟通所有水源,使拦河坝与大口井相连,大口井与机井相通,然后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形成网络,使所有水源都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统一联网调度。

  为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农业高效用水示范,在完善工程节水的同时,对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先进技术进行创新集成,不断完善了农业用水资源化管理。

  农艺节水技术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在示范区全部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粮食作物喷灌,果树微灌和滴灌,蔬菜微灌节水技术,都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例如:喷灌供水泵站的实施启闭,管网压力自动调节,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水量的多少,以及进行定时定量供水。

  王月臣局长高兴地说:“这样,使整个项目区有效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二通过项目区的实施,使地下水得到很好恢复,第三通过实施,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节水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极大的稳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初步统计,示范项目实施三年间,粮食每亩年增产210公斤,果树每亩年增产420公斤,大棚蔬菜年可增2000公斤,增加产值74万余元,而节水量平均每亩年节省175立方米。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达到80%以上。

  灌溉水源联网调度是我国节水农业的创新工程,为我国经济发达缺水地区提供了现代化节水农业的示范样板,对于我国农业在21世纪初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