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宏勋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十一车间数控程序调试员,铣工高级技师,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个给导弹制造零件的普通工人。可在研究院同事们的眼中,他可一点也不普通,甚至还有点神奇。作为一个技校毕业的学生,能够独立编数控技术,编一些软件,这些在工人中还是少有的,这都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曾经有一个重点的科研实施任务,零件比较复杂,上面有好多交叉的洞,加工的时候需要很多特殊的刀具,就需要自己去摸索,用手工自己去韧磨。刚开始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就接了那么重要的工作,再一个就是干完后又获得这样的奖励,当时让鲁宏勋也对这行就觉得还不错,相当于是爱上这一行吧。车间、机器、零件、刀具,这些平日里冷冰冰的东西,渐渐地变得可爱起来,一块普通的材料,怎样才能加工的既省时又省力,怎样才能减少它的报废率,鲁宏勋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在一次工程中,他改进了外商提供的工装,将外商提供的十一道加工工序缩短为一次装夹完成,提高加工效率三倍;在天线的加工中,他自行设直并加工了一次能安装12件零件的工装,使得天线的加工效率提高了四倍多。
要想人前显贵,别怕背后受累。通过自学外文资料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鲁宏勋成为研究院第一个较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人员。车间里的十几台进口机床,鲁宏勋都能上床操作。编程工作,是把图纸变成零件的过程,新图纸、新材料、新工岂、新技术、新的加工方法,每一件产品都是从零开始。每加工出来一件比较复杂的零件,鲁宏勋都会兴奋的几天睡不着。他说,这是在和自己较劲,他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一直往前走。
付出的如此多,同样也给他了丰厚的汇报。2002年,鲁宏勋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这也是国内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同时,研究院为鲁宏勋颁发了五万元奖金,还给他分了一套120米的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