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法治在线]2006中国法治推动力:法治档案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3日 16:28 来源:CCTV.com

2006中国法治的推动力之

    一出骗局:森豪骗贷案暴露房地产潜规则

    它曾经是国内最昂贵的楼盘之一,它却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烂尾楼,它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虚假按揭烂尾楼案的主角。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边矗立着一栋醒目的楼盘——森豪公寓。“起价2500美元/平方米,紧临东二环路市区快速道,与三环、四环均有接路”,这则销售信息,一度将位于二环路内繁华路段的森豪公寓,打造成京城房产热点。更令人惊奇地是,当时定价比周围楼盘高出数倍的森豪公寓,居然在开盘后不久,就宣称已销售一空。

    他就是创造了这幕地产奇迹的开发商邹庆,只不过,自己一手导演的这个套钱游戏最终将他送上了被告席。

    1996年,邹庆接手了森豪公寓开发项目。但是在1998年森豪的土建工程完工后,施工人员就全部撤离了工地。原因就是邹庆的公司没有如约支付费用。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 银行中心主任 史建平教授:这些年,咱们国家房地产开发商,其实有很多实力并不是很强,自有资金很少,又看到诱人的房地产市场,暴力的一个市场,那么他千方百计想扩展他自己的业务领域,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呢,有些房地产商就是铤而走险了。

    可是,经过一系列运作,2000年底,停工两年的森豪公寓却正式对外开盘。高调宣传的森豪一度以高价位成为京城房产热点,住宅和商用部分开盘均价分别达到了每平方米2500美元和3500美元。从表象上看,似乎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楼盘在楼市迅速火爆的背景下“复活”了;开发商一度断裂的资金链似乎也盘活了。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救活森豪公寓的,并不是邹庆的神奇妙手,而是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的6.45亿元按揭贷款。随后,在邹庆继续运作的华庆公寓项目中,他再次从中行北京分行获得了1亿多元按揭贷款。但是,按揭贷款是银行发放给购房业主个人的消费性贷款,怎么会装进入邹庆公司的腰包呢?检察机关从购房人提供的资料上发现了问题。

    北京市第二检察院 公诉人刘中:签订的合同,一共是199份,卖出的房屋是250余套,通过我们审查,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检察机关曾经全力找到了130多个购房人,现在他们都成了证实邹庆从银行骗贷的证人。

    北京市第二检察院 公诉人 刘中:这些人都证实不是真实的购房,只有极个别的邹庆的亲属证实我是真实的买房,但是他不能否认自己没有交过首付款,自己没有交过月供,通过这些证据的结合我们认为呢所有的买房都是假的,买房的合同全是虚假。

    和很多骗贷案一样,贷款人中,有的是开发商本人和公司员工的亲属,迫于情面和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也有的是贪图数千元钱而成了帮凶。这些虚假的买房者并不只存在于一个楼盘、一家公司、一个案件之中。

    2006年8月底,北京中盛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38名现任和前任员工就突然接到了法院传票,原因是拖欠银行购房贷款,涉案总金额达到3200多万元。可他们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事后得知,这都是中盛鑫公司利用公司员工存档的个人资料,编造虚假购房合同而造成的。而这一出出由开发商自导自演的虚假按揭骗局,手法也几乎如出一辙。

    北京律协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旭:甚至我看到典型的案例跑到很远的农村去找来借来几百个身份证,完了我借你一次给你一百块钱,就跑到偏僻一点的地方借到身份证以后做这么一个用途,老百姓对于身份证该怎么使用怎么保管又没有这个意识,觉得无所谓,结果就拿了这个身份证向银行骗贷。

    开发商用骗贷这种伎俩,完全可以玩出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我们可以简单勾勒一下游戏的过程,开发商先接手一个房产项目,接着大肆炒作自抬身价,然后用假按揭的手段,迅速聚集银行资金,而他们就能够从炒高的楼价里获取暴利。这样的金钱游戏只是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在谎言被揭穿之后,我们更想进一步追问,开发商出于利益驱动,有虚假按揭的动机,那银行为什么轻易的就能把数亿元的贷款放了出去?

    北京市第二检察院 公诉人 季红海:个人住房按揭这个贷款流程有三道关,六七个人在进行审核的,有任何一个人是认真负责了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森豪公寓一案中,分别把着贷款发放三道关的是曾任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消费零售业务处副处长的徐维联、贷款业务科科长的尚进和信贷员张笑非。只看贷款申请材料件数是否齐全,而不去调查表面文章的真实性,是他们主要的失职行为。

    北京市第二检察院 公诉人 季红海:作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最终决策人这个一把手(徐维联)就很简单的说,贷款申请资料齐全不齐全,如果齐,就该给人家批贷款,没有去让他的这些部下去再进一步深入的调查去。

    由于回报率高,房地产按揭贷款是不少银行业务增长的支柱。不过,在贷款审核发放过程中,如果银行工作人员严重失职,这样庞大的贷款量就会变成埋设在银行内部的巨大炸弹,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

    2006年2月,上海银监局公布的《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披露,至2005年12月末,上海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达15.48亿元。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开发商联手银行内部人员制造假按揭的结果。

    社会科学院 金融研究所 易宪容研究员:最根本的来讲我们国有银行,制度和约束等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那么这些人来讲掌握权力以后,就会利用权力,如何跟企业他们合谋一些,和企业合谋,他就把他的权利交易了,就把银行的钱骗出来了。

    其实,在按揭过程之中,预防假按揭其实还有第三关。贷款人的资信审查并非银行自说自画,应该是由第三方律师完成的。这样数亿元的骗贷,要借用数百个身份证,伪造数百份合同和证明文件,如此大规模造假,怎么又轻易骗过了职业律师的眼睛呢?

    给森豪公寓办理按揭的律师孔卫东和战军也因严重失职从昔日的辩护席坐上了被告席。这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首次在银行骗贷案中追究律师失职的刑事责任。

    北京律协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旭:作为一个律师,你对你自己的职业要求是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个事真的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就这样,某些银行人员、企业和律师形成了利益同盟,如果不是审计机关介入以及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森豪公寓假按揭案甚至很难走上法律程序——对于2000年之后的房地产业来说,假按揭几乎成为业内惯用的一种“潜规则”。

    国际清算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达2270亿美元,规模居亚洲之首。不过,在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就强调,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假按揭带来的信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全被侵吞的国家资源成为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一道艰巨任务。

    据有关部门测算,房地产业与50多个产业存在关系。在整个地产链条中,除了金融部门,还有土地、城建、规划等部门,都是房地产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权力、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带,也是不法地产商要攻破的堡垒。当李宝金、李大伦 、雷渊利、何闽旭等一批地方官员因为房地产问题而纷纷落马的时候,我们看到地产行业不公开、不透明的灰色地带,又成了制造腐败的重要来源。

    个人买房时提前消费、进行按揭贷款,是拿自己的信用作保;开发企业向银行贷款,用以担保的也是信用。国内房地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信贷支持基础上的行业。可是,当这些都成为骗术、假象时,丢失的却远不止是个人和企业的诚信,而是整个国家经济的信誉问题。

    社科院易宪容 金融系统买卖就是信用,如果说你金融系统没信用了,那么你这个整个问题短期不会发现长期总会发现的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 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史建平教授:要建立一种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企业有信用档案,个人也要有信用档案,那么这个应该是政府来做的事情。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被称为“国六条”的这六项措施,将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监管职责,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也必将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我们看到,房地产调控的大幕已经拉开,涉及商品房预售、土地交易等政策也将会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改善。

    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 关键在商品房预售制度,让企业没有可乘之机

    不可否认,房地产市场是撬动经济的杠杆,但它也是关系社会公平的稳定器,只有监管部门联手,抵制不法地产商的违法行径,把灰色交易暴露在阳光下,才能打破那些所谓行业的潜规则,让百姓安居,让经济发展。

    【存档理由】对森豪这样的骗贷案,人们往往归咎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事实上,我国金融业并非缺乏内控和监管的规章制度,而是这些规章制度,往往被许多“变通”的规则所取代了。面对房地产业的“掠夺者”,政府不仅要加强税收征管,更要将财富拿到阳光下“杀菌消毒”。

3/5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