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金融海啸”冲击全球 两大根源值得反思

 

CCTV.com  2008年09月22日 06:4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被迫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等——这场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冲击着全世界的神经,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事实证明,美国次贷危机非但远未到头,而且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各国政府以及银行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那么,“金融海啸”对各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这场危机还将如何发展?各国又该怎样应对?就此,本报编辑与几位驻外记者进行了对话。

  美国

  金融巨擘相继倒下

  两大根源值得反思

  编辑:美国舆论如何评价这场金融风暴?是否担心其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本报驻美国记者马小宁:美国次贷危机已持续14个月。其间,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巨额注资、增加市场流动性等多种方式救市,但均未扑灭华尔街熊熊燃烧的金融大火。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公司、美林、房利美、房地美、美国国际集团……昔日华尔街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角色相继“沦陷”,或卖身求存、或被政府接管、或走上破产之路。美国媒体惊呼:华尔街正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

  尽管华尔街形势惊心动魄,但美国经济学家并未就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达成共识。总体而言,无论官方还是媒体,基本还是将这一危机界定为金融危机,而非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整体经济仍在扩张,而这一数据是在年初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飞涨的情况下取得的。尽管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但目前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的降低可能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目前,美国许多重量级经济学家,包括前财长萨默斯、美联储前主席沃克等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认为目前华尔街的动荡显示次贷风暴还远未见底,如果政府继续采取目前一事一议的做法,只能“按下葫芦起了瓢”。他们主张政府应系统性地介入,借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储贷危机时的做法,建立类似清算信托公司的临时机构,专门接收和出售倒闭储蓄银行的资产。他们认为,政府事实上已在向这一方向前进。无论是提供290亿美元资助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还是接管“两房”,明确支持两公司拥有或担保的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还同意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两房”担保的有价证券,最终只能是由华尔街的一家公司来为政府管理和出售这些证券。

  编辑:在反思次贷危机的过程中,美国认为导致这场旷日持久金融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马小宁:美国舆论将美国如今的金融体系比喻为“一位处于重症监护的病人”,“病情”已超越了市场自我治疗的程度,而“病因”则是多方面的:一是举债过度。现在很多人把股市、房地产泡沫归咎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导致借款价格过低,变相鼓励个人、家庭或企业去借贷,去搞房地产。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增速为10%。如今,由于房价暴跌,很多贷款人无力还款。二是美国金融监管结构没有跟上金融发展的脚步。过去10年里,金融业创新频繁,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此轮金融危机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之处。更糟糕的是,在经济扩张期内,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结构性漏洞,如负责整体经济稳定的美联储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而无权监管投行。投行的监管方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而像美国国际集团这样涉猎广泛的巨型公司,根本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在放松监管的整体气氛下,金融机构在贪婪驱使下迅速膨胀。在所谓金融创新所导致的越来越复杂的操作下,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本身的高层管理者,都不清楚自身业务所存在的巨大风险。

  德国

  股市经历重大震荡

  自由经济受到怀疑

  编辑:德国受此次危机波及的程度如何,是否发生了金融恐慌?德国的实体经济有无受损?

  本报驻德国记者刘华新: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爆发后,总部在德国的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立即表示,欧洲保持“高度警惕”,将竭力保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但是,欧洲股市还是经历了重大震荡,特别是法兰克福DAX指数很快跌至6000点以下,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截至19日,欧洲央行和欧洲有关国家央行联手,已进行4次注资救市,仅第四次就达900亿美元,以增强市场信心,并鼓励金融机构间的拆借活动。整体看,欧洲反应较为迅速。德国“联邦金融服务监管局”下令雷曼兄弟在德国的分行暂停支付业务,以免产生更大损失;19日,该局下令从20日零时起,雷曼在德国分行不得从事“空头买卖”,即不得将德意志银行等大公司的股票“暂借”过来立即出售,等行情一跌即购回,从而牟取暴利。

  德国受到的影响仍是巨大的:一是直接影响,如属于联邦政府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在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当天,还因外汇交换协议而自动向其转账3.5亿欧元,加上其他与雷曼的业务,总共可能损失5.36亿欧元。据德国媒体透露,德国各金融机构因与雷曼兄弟的业务造成的损失共计可能高达10亿欧元。二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信心造成巨大冲击,尤其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产生严重怀疑。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于尔根·图曼认为,金融危机的高潮可能还未到来,目前德国各投资银行的高额借贷业务已不像以前那样顺畅。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于尔根·施塔克认为,欧元区国家会因为此次危机而增加财政负担。但一般认为,欧元区经济还不会因此步入衰退。

  英国

  多方出手应对危机

  未来挑战仍然严峻

  编辑:伦敦作为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受美国影响如何?

  本报驻英国记者王如君: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迅速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英国股市以及一系列金融公司也是顿觉地动山摇。15日至19日英国股市发生了“过山车式”的翻滚,伦敦金融城知名金融巨子摇摇欲坠,整个英国金融业险象环生,尤其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房贷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股价狂泻,颇有大厦将倾之势。

  编辑:英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救市措施,效果如何?

  在危急关头,英国政府、英格兰银行以及金融服务监管局紧急行动。英格兰银行15日向市场提供3日期的50亿英镑贷款,16日又宣布注资200亿英镑。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采取迅速行动参与救市。在首相布朗的积极促动之下,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斡旋与谈判,劳埃德莱斯银行18日以122亿英镑并购了哈利法克斯银行。此外,18日英格兰银行参与全球六大央行的联手注资行动。这一系列行动产生了效果,和全球股市一样,伦敦股市19日出现了强烈反弹。具有风向标作用的《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猛升8.8%,创下了该指数24年历史的最大单日涨幅。英国政府及英格兰银行多方出手,沉着应对,基本上取得了初期胜利。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英国方面吸取了去年处理北岩银行危机时行动迟缓的教训,此次应对措施比较适当。但是,未来挑战仍然严峻。尽管金融风暴目前有所减缓,但英国经济总体形势并不乐观,金融市场仍有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目前,英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了4.7%,失业率5.5%,房市已是长期不振,个人消费也是有气无力。多项报告最近预测,英国经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将陷入衰退。再加上国际大环境不佳,伦敦金融城只能在战战兢兢中过日子。

  俄罗斯

  政府及时“补给燃料”

  石油股票仍被看好

  编辑:当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什么应对之策?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张光政: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在俄罗斯引起了恐慌。雷曼兄弟公司15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俄罗斯各大证券交易所指数急剧下跌,创下自1998年8月俄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17日和18日,为避免继续下滑,俄两家证交所被迫暂停交易,19日复盘。

  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在19日开幕的索契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尽管金融市场不稳,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和投资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他预测今年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约为8%。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8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经济问题紧急会议上建议政府划拨5000亿卢布稳定证券市场,其中2500亿卢布直接从联邦预算中拨付。他特别强调,“这需要立即行动”。此外,俄罗斯央行决定降低贷款利率,俄财政部打算拨款600亿卢布用于住房抵押贷款。俄还准备实施减税计划。俄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从今年10月1日起,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关税将从每吨485.8美元降到每吨372美元。他说,这可以使石油公司和石油加工公司保留55亿美元的资金。分析人士认为,石油股票作为俄证券市场上的“火车头”,得到了政府及时的“燃料补给”,将继续被市场看好。

  巴西

  外汇市场风向骤转

  股票行情直线下滑

  编辑:巴西金融部门的情况怎样?巴西股市动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本报驻巴西记者吴志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圣保罗股市剧烈动荡。9月15日,圣保罗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股指猛跌7.59%,成为“9·11”事件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16日,受美国政府出资挽救美国国际集团影响,圣保罗股市回升1.68%。不过,这种景气仅维持了一天。17日股市刚开张就跌,当日股指跌到了2007年4月以来最低点。18日下午,股市“多云转晴”,股指回升,最后以48422点收盘。19日,美国政府出台应对信贷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后,圣保罗股市再次受到鼓舞,股指一天内上涨了9.57%,成为“9·11”事件后单日升幅最大的一天。

  巴西股市两起两落,外汇市场风向骤转,已成为巴西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当地媒体对此也是评论纷纷,报道连篇累牍。但是,迄今为止,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波及到巴西其他金融部门。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以及其他经济部门都泰然处之,平静应对,尚未传出有金融机构受牵连而面临倒闭破产的消息。

  巴西外贸协会副会长若泽·阿古斯特估计,巴西外贸连续8年顺差的“蜜月期”可能结束,明年将迎来外贸逆差。

  为了应付市场动荡、稳定投资人信心,巴西政府再三强调国内经济是稳定的,并表示要增加政府信贷资金和适时干预外汇市场。近日,巴西总统卢拉多次讲话强调,巴西有2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国内经济在市场需求拉动下继续增长,巴西出口市场多元化,并不依赖于美国。他还表示,巴西政府将为那些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巴西经济社会开发银行随后也表示,准备动用大量资金为受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泰国

  风险意识大大增强

  雷曼破产影响有限

  编辑: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泰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如何?

  本报驻泰国记者任建民:泰国中央银行表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对泰国金融机构的影响有限,原因是雷曼在泰国没有设立分行,泰国商业银行与雷曼的业务量也不大。泰国14家商业银行提交的资料显示,商业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信贷和债券43亿铢,约计1.24亿美元,占泰国商业银行在海外投资总额1020亿铢的1.3%,处在较低水平,不会动摇泰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影响最大的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盘谷银行,持有雷曼兄弟35亿铢的债券,折合1.02亿美元。雷曼在泰国为两三家不动产上市公司放贷,投资开发的项目尚未竣工。雷曼破产可能导致这些项目暂缓,其中一家受影响的上市房地产公司股票下跌30%。

  泰国中央银行行长表示,总体而言,美国金融风暴不会对泰国金融机构带来直接影响。泰国国内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仍处于良好水平,央行无需额外注入资金,但将密切追踪事态发展,在必要时将注入资金。泰国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意识大大增强。经过金融机构内部调整,泰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基础更加巩固。

  目前泰国出现的问题是资金外流。美国投资者正在?售其在亚洲的资产,收回资金以帮助母公司。今年以来,外资已从泰国股市抽走1200亿铢的资金,股市整体下跌31%,居东盟之首。新总理颂猜已与财政部、央行及证交所商讨,准备建立特别基金稳定股市。

  印度

  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没有造成太大麻烦

  编辑:此次危机对印度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影响多大?

  本报驻印度记者王磊:全球金融恐慌蔓延,印度也未能幸免。和其他国家一样,首先表现出这种恐慌情绪的就是股市。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15日遭受重挫,当日跌幅高达3.35%,后又连续下挫,直至19日才开始反弹。由于近几周来外资的大批撤离,印度汇市震荡加剧,印度货币卢比持续大幅贬值,两个月来的贬值幅度就已超过10%,卢比对美元比价创出两年来新低。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谢钢表示,从短期看,此次金融危机将导致一定数量受雇于外资公司的员工失业,外资大面积撤离以及投资的减缓;从长期看,将影响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印度的出口外包业务也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印度有许多信息技术公司都与西方金融巨头签有合同,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迅速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工资薪酬会随之降低,悲观情绪也将进一步在业内蔓延。印度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印度房地产市场也将受到冲击。为遏制通胀,印度央行不断加息的政策已迫使许多房地产商寻求外资支持,恰遇此次金融危机和外资撤离,印度房地产业界已面临重重困难,危机将逐步显现。在印度普通民众中,也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外资银行并不可靠,甚至有人已经开始从外资银行向本土银行转账。

  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显示,亚行已调低了对印度经济增速的预期。报告称印度2008至2009财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至7.4%,下一个财年还将继续降低到7%。

  连日来,印度媒体也在不断呼吁政府出台措施,拯救股市和汇市。印度储备银行已经出台积极举措,向汇市注资近3000亿卢比,以期增加流动性,力挺不断贬值的卢比。印度央行的举措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孟买股市19日反弹达5.46%。

  印度孟买天使证券研究部负责人希腾斯·阿格雷瓦尔表示,此次危机是投资银行的投资行为造成的危机,而并非是整个银行系统运作机制的危机。印度中央政府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也表示,此次危机将不会对印度的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冲击。

  谢钢教授认为,印度的经济将在此次华尔街地震中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印度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度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小,因此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十分有限,不会有大的麻烦。印度目前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但经济整体上是健康的,就像是一个身体强健的人,虽然被狠狠一击,会感到一些疼痛,但很快就可以恢复过来。

  (本报编辑 吕 鸿 吴成良 本报驻外记者 马小宁 刘华新 王如君 张光政 吴志华 任建民 王 磊)

责编:王玉西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