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但支出压力仍然较大
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3.48万亿元,同比增长33.27%。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财政收入中税收占了九成多。据国家税务总局分析,上半年税收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度上涨,带动今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近2000亿元。同时,全国税务机关大力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也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国家财政实力雄厚,不但为保障民生等各项重点支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调控空间。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41.8%,环境保护支出增长99.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4.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9.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6.1%,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速。
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财政保民生、促发展的担子相当重。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仅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基金,加起来就达950亿元,明后年还要继续安排。因此,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形势不错,但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
专家分析,下半年税收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减收因素不容忽视。比如,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2000亿元的因素,在下半年已不存在;证券印花税税率下调、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导致的税收减少,都会在下半年有所体现。
对于一些报道称上半年国家财政盈余超万亿元,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不准确的。因为财政盈余是按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来计算的,不存在半年财政盈余的概念。而且,从财政支出的特点来看,通常是上半年支出少、下半年支出多,用“半年盈余”来推断全年失之偏颇。
该收的钱收上来,该省的钱省下来
如何破解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增收节支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在增收方面,财税部门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改革措施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严厉打击各种偷骗税等违法活动,做到应收尽收。
专家认为,经济增长是财政增收的基础和源泉,财税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完善出口退税、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有保有压,在支持出口企业克服困难、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产品出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促进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通过“放水养鱼”,增强企业活力,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打好基础。
在节支方面,可做的文章也很多。中央提出,在全国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勤俭节约活动,把资源更多用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上,用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上,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并决定将中央国家机关公用经费支出削减5%,用于抗震救灾。据财政部测算,中央国家机关压缩公用经费5%,加上不再提高中央国家机关及相关单位的公用经费标准,这两项政策共可以节省资金25.45亿元。
好钢用在刀刃上,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等方面直接有效的重要作用,确保重点领域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型病险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扶持生猪、奶业和油料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并注重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加大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责编: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