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等一系列资格考试进入考试的集中期。行业准入、以考代评获取任职资格、多拿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等3方面因素,促成了当前从社会职场逐步扩大到大学校园考证热。
考生:青睐三类证书
在种类繁多、浩如烟海的各个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对来说,大学生更青睐三类证书:英语类、计算机IT等工具类以及有利于自己求职的行业类证书。
英语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托业考试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对求职者是否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感兴趣,而托业考试等证书更受企业尤其是外企重视。
计算机IT类证书包括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这类考试有很多,仅软件系列的考试就有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等,网络类的有思科微软认证,如CCNA、MCP等。
行业类证书主要有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导游员、网络编辑师、公关员、理财规划师、报关员、旅游咨询师、导游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秘书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等。
专家:考证不可盲目跟风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职称在就业中将逐步淡化,将不再成为企业招工的标准;而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但更多的专家提醒大学生,考证本身并非不可,但务必要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据悉,我国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来,已对90余种职业实行准入制度。激烈的求职竞争,让很多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地走上考证之路。但目前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一些社会机构与个人趁机“浑水摸鱼”。专家提醒考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参加认证考试时要慎重考虑,对每一个即将参加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都应做一个完全、细致的了解;切忌一味跟风。如果盲目考证,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且影响专业学习。(文/张启伦)
责编:徐文华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