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闻社区]>>
专题:2007年高考资讯台
CCTV.com消息(新闻社区):如果说高考作文是在考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学功底,那么,恢复高考30年来,“岁岁年年各不同”的高考作文题目也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我们时代的变迁。
70年代 紧扣时代背景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的作文题,北京的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题目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师 曾湖仙:1977年因为刚刚粉碎“四人帮”,那时候人们都很有热情地投入工作,像《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有的省出的是《像雷锋同志那样》 有的省出的是《每当想起周总理的时候》。
80年代 材料作文
进入80年代,材料作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等,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90年代 辨证看世界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这一时期,高考作文试图考察学生对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的思辨能力,思辨类的作文题开始“吃香”,如《玫瑰园的花与刺》、《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等。从文体上来讲,则多以议论文为主。
2000年之后 侧重道德感悟
进入21世纪后,高考作文题开始关注考生对社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比如,2001年的材料作文“诚信”;2002年的材料作文“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材料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等等。这些题目都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写作者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鼓励大胆想象,自由发挥。
广东中学教师 谢小励:专家们在命题的时候更多地关注,让学生去了解社会, 感悟人生。
过去三十年,诗歌和戏剧这两种文学形式,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体裁“禁区”。从今年开始,这两种文体也不再受限,一些学者认为,放开诗歌、戏剧的写作限制,表明高考作文在日益淡化它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让作文回归到追求文字之美、思想之魅,同时,对考生的创新和发挥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责编: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