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费磊)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3分报道,最近,全国多个省区都拉响了“气荒”警报。“天然气荒,不天然!”这是央视《新闻1+1》不客气的节目标题。既然是不天然,那就属人为了,矛头指向的还是“老冤家”——中石油、中石化。
一方面,各方质疑两大巨头是“捂气惜售”,“挟气涨价”,可谓居心叵测。这里的“捂气惜售”怎么看听都有点像开发商的“捂盘惜售”。另一方面,石油石化巨头也是连连喊冤,说无论是供气量,还是生产能力,都到了尽头,如今“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怪我何用?
谁对谁错,一时间没有答案。有人就说,“气荒”问题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与公众“躲猫猫”。而大多数公众对“气荒”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疑问一:造成这次气荒最重要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天气原因?如果是天气原因,为什么预案和调节机制没有发挥作用?
疑问二:这次气荒是因为供需矛盾,还是由于天然气供应企业勘探开发和地下储气投入不足?
疑问三:这一次“气荒”会不会是下一轮天然气涨价的序幕?会不会有人利用公众利益作砝码,形成“价格逼宫”?
面对这种种质疑,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昨天(23日)首次出来予以了回应。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坦言,天然气供应紧张最主要的原因是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首先造成“气荒”最根本的原因是供需不足。冰冻或者是天气寒冷都不是天然气运输的理由,天然气是管道运输的,雨雪冰冻与天然气的运输不构成任何影响。今年因为突然冷了以后高峰提前了,高峰虽然提前了,但是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得准备充分,每一年都有冬天,正是因为有冬天才要建地下储气?猓乓Vざ煊闷叻宓挠闷馐峭蹲矢叻灞匦胍兜哪谌荨?
但是如果你在这方面不去投入的话,必然在冬天不能保证供应,我们国家的地下储气库跟日本、跟美国比都是太少了,我们的能力太弱了,不管是中游的管道建设还是下游的配气都存在投资不足。另外一个是没有按照规律办事情,中石油西南分公司说,由于我新的井打了以后效果不好,老的井气又用完了所以出现这问题。这不是理由,既然签订了协议要向一个城市供气,必须要预先进行投资,必须有一个保证,你有100万立方米,就应该按100万安排你的用户,你有1000万你按1000万安排你的用户。
你不能说今天想供了就供,明天不想供了就不供,你要履行一个责任,这个责任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经济责任,这一次很多人都在怀疑说是不是因为价格没有到位,所以想利用这个事情把价格推上去。让我们更深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涨价还是改革?如果说这个市场里只有一个庞然大物的话,要想放开价格的管制,变成完全由它说了算,你给我定的价不合适了,我就没有投资的积极性了,不投资以后气就供不上了,供不上以后就没有气用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我们现在这样的到处停气,到处“断气”。
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却表示对于天然气供应紧张源自垄断企业不愿更多投资的说法不能苟同。
我不敢轻易苟同你这个观点,现在不仅有中石油,也有中石化,还有中海油。所以你说完全垄断还不算。比如现在中海油是负责在广东,福建,上海,他们自己也有管道。现在山东市场一直是中石化的传统市场,并不是中石油的,现在中石油也进去了。所以在山东有两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生产商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是“气荒”不可回避的原因,其更深刻的原因是目前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
而张国宝表示,价格涨跌也是取决于供需矛盾。我只能供170亿,结果冒出两百亿来了,这肯定是问题,如果供大于求,你想涨价都涨不上去,需大于供,价格肯定要往上走,市场经济规律,就是个供需关系。
韩晓平介绍说,目前我国天然气勘测水平较低,对煤层气、油页岩天然气和可燃冰资源利用缺乏规划和有效手段,这是目前不得不依赖进口天然气弥补供需缺口的原因:
不是天然气价格越高越好,因为天然气价格太高了,可能用户用不起就不用了。天然气公司有利可图的前提不是把天然气跟油价来比,而是真正的开发经营天然气,最后的利润是不是合适?而不要老跟油价比,油价涨到80美金了,我就亏了,油价涨到120美金我就亏了。如果你认为不合理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逼着你一个人来做呢?我们为什么不向更多人开放这个市场呢?
中石油也好,中石化也好,他们动辄就说,找不到气,没有足够的气源,说明在技术上也有问题。中国并不是一个天然气非常匮乏的国家,根据目前公布得数字,我们有100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我们有30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我们有38亿万立方米的常规天然气,再加上青藏高原的可燃冰,我们有2600亿吨标准油的清洁天然气资源。
但是今天这些资源怎么去开发它?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技术,他们找不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那些能够找到气的人都进入这个市场帮我们找气呢?可能近段时间我们要买俄罗斯的气,我们要买中亚的气,我们要从海上买国际上的天然气。这些气可能要跟国家油价挂钩,必须支付更多的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必须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要大幅度的增加我们天然气的成本,我们要支付更多天然气费用。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如果不想每年都这样的话,中国来说要想保证天然气的供应,只有一条路,就是开放市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现在国家已紧急进口液化天然气7亿立方米,以填补供需缺口:
对于正在迅速增长的市场,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我们马上要利用上海刚刚建好的LNG接收站从国外进一些;中亚天然气管道应该讲从12月底就可以到北京了。我想冬天缺气大概也就是十几亿立方米,我觉得还是可以解决冬天缺气的问题。
张国宝表示,我国石油企业还在积极建设更多的输气管道:
我们西气东输的二线的西段,也就是从新疆的霍尔果斯到靖边再到北京,今年年底就能够投运;根据天然气资源情况中石油还在积极考虑要建设陕京三线,从宁夏的忠卫一直到贵阳的一个西气东输的西南方向的联络线;也在积极地考虑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二期工程。
现在又快到年底了,国资委又要开会总结一年得失了。不管这次天然气紧张是故事还是事故,但有一个道理是需要所有国有企业谨记的,那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不能向国家要政策、要补贴的时候,只强调“国有”两个字,意思是“我是你儿子,你必须向着我”。而等到要企业多花钱去保障公共利益的时候,就只强调后两个字——“企业”,意思是“我得讲求经济效益,社会利益不该我的事”。小雪节气都已经过了,寒风瑟瑟中,温暖格外重要,别让“气荒”变成老百姓的“心慌”。
责编:李二庆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