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首次构建“微波月亮”展示新的“月球视角”

 

CCTV.com  2009年10月03日 08:0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2009年中秋节纪念专题

>>>海量新闻,请点击“新闻频道”   

    浩瀚的太空中,月球与地球“长相厮守”。为了解这颗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脾气”,人类采取了多种方式对月球进行探测和研究。其中,我国“嫦娥一号”首次对全月球进行微波探测并构建了“微波月亮”,在国际探月活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介绍,自从有了太空技术以来,人类通过发送探测器就近对月球进行观测,或从地球上对月球进行观测,这些手段主要是采用可见光和红外技术,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可见月亮”(Visible Moon)和“红外月亮”(Infrared Moon)。但在我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绕月探测之前,还从来没有从月球轨道上对全月球进行微波探测的活动。

  我国“嫦娥一号”卫星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2009年3月成功撞月、在轨运行一年多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根据“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CELMS)多次覆盖全月表面所获得的探测数据,在世界上首次获取全月微波亮度温度图,构建了“微波月亮”(Microwave Moon)。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已分别就“微波月亮”的内涵及意义、全月球微波亮温的算法及影响因素、全月球微波介电特性及其分布、全月球月壤厚度分布图和氦3资源量评估、月球两极微波特征、若干特殊区和点的微波辐射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新的结果和与以往探月结果不同的新的理论和假设。相关研究论文已刊登在我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上。

  姜景山院士指出,月球的微波亮温,反映了月球表面的物理特性、内部过程和月球外部各种因素对月球的影响以及月球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能量的交换。“微波月亮”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月球视角”,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有可能更接近其真实自然,在国际探月活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月球,是一个完全“暴露”在太空中的小型天体。几十亿年来,月球内部的能量、结构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月球的地质时钟也几乎停留在近几十亿年前;而且在这几十亿年间,月球还不断地受到宇宙物质流、太阳风等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这些“外来客”也都会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痕迹;发生在月球上的这些内、外作用与变化很多都可以在亮温异常中反映出来。

  科学家认为,我国首次提出并构建的“微波月亮”,不仅对今后几十年月球探测工程和实地科学探测具有实际的支撑和应用价值,还将为月球科学、太阳系科学、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从未有过的丰富信息,具有深远意义。(记者张建松)

  相关链接:

责编:闫彬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