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将于10月1日10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解黔云(右)等几位劳动模范在观礼台上。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 王敏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300多名劳模代表在观礼台上、在方队表演的彩车上,共同见证共和国的60华诞。
劳动创造价值。60年来,劳模和劳模精神是劳动者的集中代表,无论是致力技术革新的工人、以科技兴农的农民,还是志在产业报国的跨国公司管理者、研发尖端技术的领军人、实现自主创新的科学家、战绩辉煌夺目的运动员、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执法威严的人民法官、守土安民的人民警察、奉献西藏的地质专家等。他们有着共同点:立足岗位,发现机遇,深入钻研。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踏实严谨的态度、灵活开阔的思路、竭尽全力的钻研,成就了个人事业的卓著,推动社会的进步。
时代成就先锋。跨越60年岁月长河,他们的面孔却一直留在人民群众的脑海中。从写出自传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的中国“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吼声震天动地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第三代壹元面值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梁军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知识型工人代表孔祥瑞。不同时代需要不同劳模创造价值、鼓励群众,他们的共性是:顺应了所处时代发展的需要与要求,他们的轨迹与国家发展的潮流趋势重合,时势造就了劳动的“英雄”。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劳动依然创造价值;劳动者的要求在变,不变的是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王顺友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邮政局的马班邮路投递员,他一个人、一匹马,走悬崖,宿深山,沐风雨,一年300多天在险象环生的路上,在雪域高原孤独跋涉20余载26万公里,投递准确率达到100%。王顺友说:“很多人都想当劳模,你先把这条马班邮路走好再说,不是一天两天走好,而是天天走好!”
东部的常州,同样有人将这种持之以恒投入到工作中,一干就是21年。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线工人邓建军,19岁开始当上技工,刻苦自学外语、国外纺织机械知识,成为令外国专家叹服的“蓝领精英”、公司的技术总监。邓建军成功的秘诀在于,苦干的同时注意“巧干”,举一反三地学习机械知识,积极抓住机会自学,密切关注行业最新动态。他靠着自己的悟性和苦功,掌握了最尖端的机械知识,为企业攻克难关,创造巨大财富。
60年来,全国一共评出2.5万多名全国劳模和1.8万多个先进集体。老中青几代劳模,不论是行业的佼佼者,还是平凡岗位的普通工人,劳模精神贯穿始终。对岗位本身的尊重、以劳动促发展的朴素思想,使劳动者有了不竭的奋斗动力和劳动的尊严感;党和国家对劳模的关怀、关爱,更增加了劳动的荣誉感。他们在劳动中提升自我,实现价值,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广大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
付出劳动的方式在变,不变的是“劳动光荣”。现在,当人们择业、就业上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时,工作依然是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的方式。劳动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振兴产业,更在于蕴含的劳模精神对社会巨大的感召力量。这种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民族精神、激发创意和活力、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持。
向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劳模致敬!向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建设者、劳动者致敬!
相关链接:
责编:肖成迪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