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而言,土地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面临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我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我国将如何去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未来,我国又将靠什么来逐渐降低对世界资源市场的依赖程度?请听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的讲述。
记者:这个图是什么图?
部长:这个是北川的遥感影像图,去年5月14日拍的,5·12地震之后的第三天,当时我们有两架飞机,地震之后直接在双流机场,通过空军的配合,它是一种航空照片。
记者:这张图用多长时间就制作出来了?
部长:这张图解译了将近24小时,后来我们就跟前线联系,15日的那天直接送到前线。
国土资源部部长 徐绍史
在去年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多方努力,及时绘制出灾区的遥感影像地图,在抗震救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土资源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加大了投资力度,一大批投资项目纷纷上马,用地数量急剧增加,而土地资源相对有限,这成为国土资源部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记者:我们平时老说一个项目要落地,这是一种比喻,但是这次落地,对国土资源部来说,真的是要落地,需要用地。
部长:这些投资大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还有很多民生工程,加上环保工程,所有的这些项目都必须落地,因此用地需求就像井喷一样。
记者:对于国土资源部来说,你们心里面还有另外一条红线,就是要保耕地,怎么能够平衡,这是恐怕对您最大的一个挑战。
部长:我们就根据中央的决策,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一条方针,叫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第一,我要扩大指标的数量,第二条大措施,就是加快审批速度,第三呢,我们要求各地,包括我们自己及时地跟进重点建设项目。从计划上讲,是扩增量、放流量、挤存量;从审批上来讲,是加快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的程序,完了允许先行用地,来保证扩内需的项目及时地落地。
记者:国土资源部从今年1月到5月是审查退回了一些不合要求的项目和用地?
部长:退回去的这些项目,基本上它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者供地政策。一个就是两高一资的,高能耗、高消耗,那些资源性的项目;第二个就是重复建设项目;第三类我们卡掉的项目实际就是产能过剩的项目。
部长:这是元明清历史上的一些地契,这里一共有四大块,明清一块,还有就是民国这一块,第三块是解放区,那时候叫苏维埃政府,第四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现在是非常规范的土地使用权证,土地所有权证,土地他项权利证等等。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