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对外开放逐步推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逐步推进,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0年,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此后,我国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
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取得积极成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区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辟贸易区域,办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形式的贸易区域,实行特殊贸易政策,对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贸易管理水平、拓展开放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占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5%,出口总额占14.4%,进口总额占15.9%,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的20%以上。
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贸易方式和外贸商品单一。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建交,对外货物贸易伙伴迅速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商品日益丰富,贸易结构逐步改善。
对外贸易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居世界位次迅速提升至第3位。
195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11.3亿美元,1973年突破百亿美元,1978年为206亿美元。1988年突破了千亿美元,之后贸易总额增长不断加快。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6亿美元。1979年至2008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占GDP比重达到59.8%,我国成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978年,进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2008年达到59.8%。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极大地缓解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外汇资金,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极度紧缺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7亿美元,2008年达到19460亿美元,为我国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资金。进出口贸易成为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增加了国家财力,2008年我国关税和进口环节税916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6.9%。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达到7.9%,在世界贸易中位次稳居第3位。
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8%,在世界贸易中居第29位。2004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一直稳居该位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7.9%。中国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86.7%,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的11%提高到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居世界第2位。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1.1%,新中国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
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通过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电子等产业的加工贸易,我国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不断加快,新中国逐渐发展为制造大国。2008年,加工贸易增加到1053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1.1%。1982年至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24.8%,高于同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8.6个百分点。
贸易伙伴发展到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不断深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3%。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贸易占世界的4.2%,居世界位次上升至第5位。
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仅44亿美元上升到3045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9.4%上升到10.6%;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6%提高到4.2%;居世界位次由第34位上升至第5位。 我国服务贸易增长快于世界平均水平。1983年至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7%,比同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逐步优化,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咨询服务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2.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以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占比达8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8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额由1997年仅0.84亿美元增加到62.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0.3%提高到4.3%;咨询服务出口由3.5亿美元增加到181.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4%提高到12.4%。
国际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第5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餐饮旅游业,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旅游资源,积极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增多,营业收入不断提高。
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从1978年的181万人次增加到1300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加到408.4亿美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位次由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居民出境旅游也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由1993年的374万人次增加到4584万人次,居世界位次由1995年的第17位提高到2007年的第6位。
“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2000年,“引进来”战略实施20年之后,我国实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利用外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方式日益丰富,我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了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吸收外资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2年至200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33亿美元,年均利用外资金额达到359亿美元,是1986年至1991年的10倍多。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52.5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41倍;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增长99.4倍。1979年至2008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
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29.7%,外商投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提供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8年,占全国企业总数3%左右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9.7%,实现出口额占全国的55.3%,进口额占54.7%,缴纳税收占全国的21%,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通过吸收外资,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填补了国内部分高新技术领域的空白,促进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9亿美元,2008年上升到407亿美元,2004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69.6%。对外投资形式逐步多样化,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到1130亿美元。
1976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劳务队伍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数量逐年增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逐年拓展。自1995年起,我国开展了对外设计咨询服务,对外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编:许桂梅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