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国新闻):继续来看系列报道《部长访谈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和社会保障涉及每个家庭、每一个人,是民生之本。60年来,中国劳动力从2亿多发展到7亿多,国家是怎样把这个巨大的就业压力变为一种竞争优势的?来看本台记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专访。
尹蔚民是2008年3月出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的,之前他是原来的人事部部长,他现在所领导的这个部就是在原有的人事部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职能范围主要包括了人事人才工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每项工作都与人有关,大部分工作都与民生有关。
尹蔚民:压力非常大。因为毕竟,就业社会保障这一块,是民生的重要的问题,而过去在这块接触非常少。首先赶上的是地震,地震以后,对就业的压力非常大,跟着时间不长,就赶上金融危机,又是对就业的压力非常大。所以,你可以想一想,我当了部长之后,这一段时间,可以讲,日子不好过。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是件天大的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由统包统配就业体制向市场导向就业体制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解决了400多万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1978至1985年,中国又解决了1500万知识青年集中返城就业问题;1998年到2005年,中国再次安置了3000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8年全国就业总量达到7.748亿。
董倩:这个劳动力现在是7亿多,建国初期是2亿多,那在您看来,这7亿多劳动力是资源还是包袱?
尹蔚民:肯定是资源。当然这种资源,从就业的角度讲,那当然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但是我们都是成功的解决了,这种解决的办法是靠什么呢?是靠市场体制,已经不是过去的这种计划安排,统包统配,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讲,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第一,我们是坚持市场化的方向,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你现在也很清楚,大学毕业生也好,还有其他人员也好,他现在要就业,他是要找市场的,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无论是我们人力资源市场,无论是各种招聘的活动,或者企业直接招人,是走市场化的这种道路,这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第二个,当然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也责无旁贷。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8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9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3.18亿人,8.15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业合作医疗,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万居民享受城乡低保。
董倩:我们老说要建立健全的,然后是覆盖面广的,这样的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是初级阶段,那最终的一个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享受到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才是你们的目标?
尹蔚民:这个目标也要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来完善。至少是这么说吧,养老,将来每一个人领到自己的养老金之后,他能够体面地过上他的退休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养老所应该达到的目标。那么从医疗保障的角度来讲,应该说,住院也好,大病也好,他的大部分的费用,应该在医保方面能够给予报销,这样就减轻他个人这种支付的压力。应该说,从养老和医疗这点来讲,我想这就是一个目标。
相关链接:
责编: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