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日凌晨,“湘军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前列队,准备接受检阅。受阅队前排左三为彭志珊。(图片由彭志珊提供)
彭志珊(左)与老战友、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宋文汉中将合影。李家军摄
195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阅兵式正在举行,当接受检阅的解放军工程兵方队走过天安门检阅台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播报:“现在通过天安门的这个方队,他们都是来自毛主席、刘主席家乡湖南的青年学生……”第二年,这支方队扩大到250人,再次参加了国庆阅兵,新增的40人同样全部来自湖南!
宁乡籍的彭志珊参加了这两次阅兵。昨日,记者利用这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编研室主任回乡探亲的机会,采访了彭志珊老人,听他讲述了两次接受检阅的经过
身高要求在1.72至1.78米之间
人们常说:“无湘不成军”,巧合的是,在1958、1959年的国庆节阅兵活动中,有一个由湖南人组成的方队两度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接受检阅。在这个方队中,就有我和贺贤书、易国民3个宁乡人。
国庆受阅部队是从全军挑选的,挑选的条件十分苛刻。以我们南京工程兵学院的“湘军方队”而言,入选者在政治上必须是家庭出身好,没有海外关系,本人历史清白,忠于党,忠于祖国;在身体上必须健康结实,体力充沛,五官端正,身姿挺拔,不胖不瘦,身高在1.72至1.78米之间,全队210人至250人之间的身高差只有6厘米。大家笑称“真有些像皇帝选驸马那样严格”。
因为全队的受阅者都是湖南人,人们就给了我们队一个美称——“湘军方队”。“湘军方队”的人员,是195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湖南招收飞行员中,自愿报考南京工程兵学院的。我们都是1955年前的高初中毕业生,当时不少人已是地方政府、教育界、工矿企业的骨干。我们先是入南京工程兵预备学校学习,于1957年暑假后进入南京工程兵学院学习的。入校后,大家思想稳定,学习认真,成绩优异。正当大家积极学知识之际,200多名同学被选入受阅方队,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于1958、1959年两度接受国庆检阅。“接受任务时,我们个个感到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决心为工程兵和湖南人民争光。”
要练得像一个机械人和一个机械人队伍
国庆受阅部队的训练是极其严格的,要求每个受阅人员和受阅方队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必须做得十分规范,九分九都不行。如阅兵式,要求每个人和整个方队在强阳光照晒下,按立正姿式站立两个半小时,纹丝不动,即使有蚊虫袭击,也不得动弹;有雷雨强风袭击,也要稳如泰山。分列式要求排面整齐划一,动作铿锵有力。每个横排面的20-24人要像障碍场上的独木桥。帽檐、肩章、胸章、摆手、踢腿都是一条线;整个方队要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线。当时大家称这种要求为“八线一桥”,要练得像一个机械人和一个机械人队伍。
凡是当过兵的人,都说训练苦,我们通过两年的实践,则认为国庆受阅训练要比部队的军事训练苦10倍。人们常说“无湘不成军”,据我观察,这是历史给湖南籍军人的美称。其意是,经过历史考验,证明湖南籍军人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是军中的硬汉子。为了使每一个动作做得十分规范,胜利完成受阅任务,我们“湘军方队”没有忘记“湘军”的荣誉。人人都以先辈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按照条令要求和上级规定,从难从严进行训练。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