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捐献而来的心、肺、胰腺浪费严重
广东等十省市试点建器官捐献体系
本报讯(记者涂端玉)“130个心脏,只有20个派上用场,其他的都被浪费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学术研讨会”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教授告诉记者,在公民逝世后进行捐献的器官移植领域,浪费严重排行榜前三名就是心、肺、胰腺,肝和肾则实现率最高。
他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只进行了5例此类型肺移植、2例胰腺移植。
“捐献系统和受体分流系统不对接是导致供体浪费的一个很大原因。”他表示,如果遇到AB血型逝世者捐献的器官,由于匹配难度高,手头又无全国各地受体分流系统和名单,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资源被浪费。此外,技术不成熟、免疫抑制剂不成功等也导致移植手术失败,供体遭浪费。
有限资源没法用上的同时,却是极大的“供求”缺口:据介绍,我国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有1.1万例,其中还包含大量亲属间活体移植,而每年约有150万肝肾衰竭及其他器官移植需求的患者。
“下周即将召开"全国器官捐献工作会议",将就中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设、《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相关条款的增补等进行讨论。”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对外联络与项目管理一部部长周简介绍。据了解,将拟在广东、福建、浙江、天津、辽宁、武汉等全国十个省、市、自治区启动试点,建立中国器官捐献体系。“应学习国外先进体系,整合登记系统与需求系统、制定捐赠器官分配的具体原则及操作规范。”专家表示。
“自我国第一例器官捐献、截至8月21日,我国共实现130余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案例,因为不少人实现了多器官捐献,共救助了四五百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陈忠华教授介绍。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链接:
责编:赵德礼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