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
60年的坚守和改变
本报记者 温源
当我国生产的第一滴油注入第一辆车、第一条船,人们就永远记住了抚顺石化这个响亮的名字。
走进抚顺石化石油三厂分子筛车间,当班的罗洋端坐在两台电脑前,目光紧盯着屏幕上快速变化的数据,“500米开外的分子筛脱蜡装置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在操作员工的控制之中,任何微小的波动和故障都将在几秒内通过鼠标点击解决。”工作15年的罗洋满脸自豪地说。
1948年,当饱经20多年日本帝国主义掳掠和战火洗礼的抚顺胜利解放,也开启了新中国石油炼制的历史,抚顺石化承担起为国家建设炼化石油的艰巨任务。“那时我们都是加班加点地将从油母页岩出油品。”与罗洋不同,在已为抚顺石化奉献了35个春秋的李宽军眼中,抚顺石化曾经是另一种景象。
60年,弹指一挥间,抚顺石化却已是日月换新天:年原油加工量从新中国初的8.9万吨,提高到现在的971万吨,正从新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向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迈进,总投资227亿元的“千成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正在建设中……
60年,抚顺石化变了。但是,当我们走近抚顺石化人,走近抚顺石化每个普通车间班组,却深深地感受到有一种传统深水静流,有一种精神历久弥坚。
从1964年石油二厂中转站卸下大庆油田第一桶原油,大庆精神也在这里扎下了根。当一位将要退休的老师傅最后一次在岗位上把他用了20多年的消防泵房钥匙交给新来的青工时,他深情地说:“我在师傅那儿接过这把钥匙时,这里的一切都是完好的!”——新老职工交接不仅传递着责任,更传承着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创业精神是中国石油企业的传家宝,也是新中国工业60年大飞跃的精神之魂。多少年来,我国的工业企业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创业,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在抚顺石化,记者在采访中深深地感到,新一代的工人不仅坚守着一种创业精神,更焕发出一种创新精神。在抚顺石化成长起来的东北工建抚顺分公司维修车间密封班班长赵林源,靠着永不停息的顽强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靠着过硬的本领对80余套进口和国产设备密封进行技术改造,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炼化行业公认的“密封专家”。第一个以班长名字命名的班组“王海班”,十几年如一日,认真开展岗位练兵,他们技术精湛、管理精细、勇于创新,凭借高超的技艺,打破了外国人创造的多项操作控制记录,为企业累计创效4亿多元。赵林源说:“我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技术;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搞技术创新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师,同样也需要像赵林源这种新的技能型工人。没有在难题面前敢于冲击,在洋设备面前敢于挑战的精神,就不能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潮中迸发出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秉承着我国工人阶级这份勇于吃苦、乐于拼搏、勤于创新的优良传统,相信共和国工业60年的振兴之路必将基业长青,再创辉煌。
责编:许桂梅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