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三日电(记者 于立霄)北京水流域跨界污染现象普遍,上游入境水水质超标不仅影响下游水环境,也对下游区域的再生水造成二次污染。受污染的区域因缺乏治理积极性、缺少经济支持,致使下游水质普遍恶化,治理难度增大。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晨在二十三日举行的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做上述表述的。他说,市人大常委组织水污染执法检查组对河道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进行了重点检查时发现,水污染防治执法的力度、行政监管的效能在一些领域和环节比较薄弱,偷排、超标排放及污水处理设施停运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刘晓晨透露,由于北京十年干旱少雨,河湖普遍缺少新水补充,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大部分河道几乎没有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远大于水环境容量。一些水污染处理设施由于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污水无法汇入管网而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环境污染。
据调查,监测的八十二条、总长二千零二十公里的有水河流中发现,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河道长度占到了监测总长度的百分之四十四,城市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仍为劣五类水体,下游河湖仍然存在黑臭现象。
针对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容量极为有限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建议市政府要像治理大气一样治理污水,实施更为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执法力度,升级改造和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逐步实现污水处理与再生水生产并轨,全面改善和恢复水生态环境。完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