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武汉数万居民与万头猪“对视”数年 扬言要投毒

 

CCTV.com  2009年07月21日 01:4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长江日报  

  一场养猪与居住的“战争

  武汉后湖地区,居民楼与养猪场相邻咫尺,生活环境极为不佳。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养猪户也有无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此拉锯数年。人猪对峙局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怎么看待居民与养猪户之争?解决问题的出口在哪里?本报邀请数位嘉宾进行讨论。

  畔 湖:工程师,后湖社区居民

  古老三:后湖网网友

  张 竹:外企职员,后湖社区居民

  禾 刀:武汉评论人

  谁该走,谁该留

  问:养猪是他们的生计,而且养猪场先于居民区存在,为什么居民来了,他们就要走?

  张竹:如果是养猪场先于楼盘存在,政府就不能批地。哪有市区养猪的呢?你可以到周边的农村养啊。他们的生计与我无关,那是政府考虑的。早点取缔,还我健康生态环境。

  古老三:不能的事情多了,不能贪污、不能犯罪。他们养猪的时候还没有你的房子呢,凭什么你来要别人走?买房前就有养猪场,你没看见?你可以到江汉路去住,那里保证没有。

  畔湖:在批地之前没有妥善解决猪场问题,造成现在的困局。居民需要好环境,养猪村民要靠这吃饭,这不是居民与居民的矛盾,不要挑拨离间。

  禾刀:不能说养猪户的话没道理,但这样讲的话,城市化就寸步难行。比如说,十多年前徐东那边还是水田,二桥建起来后,现在变成了繁华地带,当地农民可以通过出租物业分红。如果在过去,种田能赚多少钱呢?城市化的结果,农民收益应该超过养猪种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问:居民能量大,反映渠道多,还给市长信箱写过信。网络上、媒体上,为居民说话的多,为养猪户说话的少,这种利益表达不公平吧?

  张竹:不告他们逃税都是好的了,你太有爱心了,那你组织捐赠吧。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他们是弱势群体什么的,牺牲我自己的利益对他们有帮助?这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矛盾双方都要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古老三:事情完善过程必然有人会牺牲。难道猪的问题比交通更重要?比经济更重要?武汉现在有1000万人,每个人都有问题要解决,要想什么问题就马上解决,有1000个市长都没用。

  禾刀:市长倾听与否并不重要。我觉得,他肯定倾向于搬走养猪户的。哪个市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城市污水横流,臭气冲天。改变这种局面,政府得掏钱,而现在,政府掏得起这个钱么?这不仅仅是后湖一个地区的问题,还有后来周边许多结合部的城市化问题。

  出路在何方?

  问:关于猪的冲突反映了什么?双方能不能达成某种共识?

  畔湖:居民需要一个好环境,需要政府落实其规划;养猪的村民要靠这吃饭,也需要政府好好解决他们的困境。这问题蛮简单,我们要的不是口号,要的是行动。

  禾刀:冲突是必然的,猪只不过是城乡矛盾的载体之一。当政策的粘合剂失效,问题便反映在楼盘居民与养猪户之间。说谁理解谁那都是鬼话,谁愿意整天住在臭气烘天的地方理解别人啊,养猪户为了楼盘居民不赚钱那也是屁话,楼盘居民又不给他们钱。双方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坐下来协商也于事无补。

  后湖这个事,还得回到政府的利益补偿上来,对农民出路要有安排,而且这种政策必须具有相当吸引力。卖地的钱,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解决问题不?

  汉口后湖之惑——

  数万居民与万头猪“对视”数年

  居民

  “嫌这里臭,有钱就住到长江边去。”

  家门外50米就是成片猪圈

  挺着七八个月身孕的大肚子,张女士有说不完的怨言,气温超过37℃,但她得把家中门窗关得紧紧的。

  不是担心小偷上门,而是担心猪粪的恶臭随风而入。张女士住在汉口后湖百胜春天14栋,距家50米外就是星罗棋布的猪圈。

  百胜春天是后湖一个新建小区,从外观看楼建得很漂亮,但小区院墙外就是臭气熏天的黄孝河,河的两岸搭满了低矮的猪圈,这里养着成群欢蹦乱跳的大白猪。

  知情人介绍,这里大约有20多家养猪户,猪圈占地约860平方米,目前存栏猪有2000多头。

  彭女士住在该小区第6栋,距猪场200米远,“臭气也是一阵阵的”。房地产商卖房时说,“旁边要建水上乐园”,可自去年初搬进新家,猪臭一直没消失,水上乐园也没影子,为此她一直拒交物业费。

  听到有人投诉,小区保安也不耐烦,“没什么好说的,记者来了好几拨,不管用。”彭女士记得有一次记者来摄像,养猪的对居民破口大骂,甚至还气他们,“你们要嫌这里臭,有钱就住到长江边去。”

  这片猪圈周围矗立多个小区,除百胜春天外,还有日月星辰、宏宇新都、幸福人家、世纪家园等。从高处看过去,猪圈甚为刺眼。

  猪圈的面积正悄悄蔓延。距黄孝河稍远处,百胜春天、幸福人家等小区间原本用作教育用地的三角空地上,新搭起了四五十间简易猪圈。这里常常炊烟缭缭,狗儿跑猪儿叫,如果没有臭气熏天的异味,恍若边远乡村。

  在盛夏的武汉,这里飘过来的阵阵恶臭夹杂着滚烫的热气,着实让人难耐。因不堪猪扰,后湖有居民在小区的QQ群中扬言去猪圈放火或投毒。

  据后湖街道提供的数据,沿张公堤一线,离居民稍远点的地方,还有一些养猪的,目前整个后湖地区养猪约万头。而据最新统计数字,目前后湖已入住15万居民。受猪臭困扰的,至少有数万人。

  养猪户

  “他们来了,养猪的就得离开吗?”

  采访时罗跃华掐了朵栀子花别在头上

  后湖金桥大道是下京九高速进入武汉的必经之道。大道一边有个加油站,另一边紧挨着黄孝河,岸上长着成排的高大树木,树下掩映着一排排简易猪圈。

  在阴暗潮湿又臭烘烘的猪圈旁,面容清秀的罗跃华用手搅拌着腐烂夹杂着酸味的猪食。对陌生人的突然来访,52岁的她脸上露出谦卑的笑,她和小学毕业的丈夫在这里已养了10多年的猪,靠着这个活儿,他们将孩子拉扯大,供他上了大学。可惜孩子毕业两年了仍没找到正式的工作。

  棚屋下摆放着一口口大锅,里面盛满暗红色的残羹剩饭,上面漂浮着红油,腐烂的酸味夹着猪的臭气,随着锅里的猪食不断往上翻。肮脏、恶臭加上高温,普通人连一分钟也不愿在此停留,罗跃华几乎终年居住在这里。

  她和丈夫都是后湖新春村人,1994年夫妻两人下岗,生活陷入困顿。养猪多年的老父亲将猪圈作为“祖业”转给女儿。

  2007年、2008年养猪的行情不错,最高峰时罗跃华一年可赚四五万元。今年猪价大跌,罗跃华说一头猪了不得也就赚一两百元,运气不好的话,还要亏本。

  今年他们养了70多头猪。猪圈旁低矮潮湿的小屋是他们住的地方。这些天晚上非常闷热,蚊子和老鼠还很多,前段时间半夜下大暴雨,屋子里漏水,夫妻俩半夜起来忙着盖屋顶,全身湿透。

  每天晚上9点多钟,他们就要到附近的餐馆拖潲水,一天两趟。大桶大桶的潲水,从餐馆搬进猪圈,是个体力活。罗跃华说夫妇俩现在有点搬不动。他们最担心猪得病,一头猪得了病,稀里哗啦的全部跟着病,扯都扯不住。前几天她自己给猪打针,百把斤的猪向她冲过来,奈何不得,她摔倒了,腿跛了几天。

  罗跃华知道自己养猪周边居民很反感,也污染环境,她自己也很不好意思,觉得影响了武汉市的形象,给城市丢了脸,“人家看到了我们养猪,回去说武汉这么大一个城市,竟然还有人养猪?这事说出去名声也不好。”

  她看起来仍很清秀,皮肤白皙。采访她的那天清晨,她在菜园里掐了朵栀子花,别在头上。之前很多人劝说他们去申请吃低保,但夫妻两人觉得不缺腿不缺胳膊,可以养活自己。他们夫妻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拼命多养些猪,赶快把儿媳妇接进来。

  这段时间,她在村委会那里看到一个通知,大约意思是说这里的猪圈要拆。尽管觉得养猪影响大家,但她还是有点不舍,“他们来了,我们养猪的就得离开吗?”她对将来的生活非常担忧,“不养猪,我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儿子要娶媳妇没钱怎么办?我们没资金、没文化,人也老了,找工作也没地方要。”

  背景

  “这里曾是猪肉基地,得过奖状。”

  城市化地区到底能不能养猪?

  罗跃华说这话时,她的丈夫一直闷声不响地搅拌猪食,然后跳进猪圈,拿着一个水管冲洗猪圈,一举一动极为娴熟。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湖是武汉市的猪、鱼和蔬菜基地,为保证武汉城区的鱼、肉供应,每年还有任务和指标。后湖塔子湖、黄孝河两岸猪圈所在的新春村曾是武汉市的养猪大户,还得了全市的奖状。养猪的传统因此延续至今。

  但从1996年开始有了变化。这一年后湖开始商业开发,新建小区不断涌现。2003年到2004年,黄孝河两岸小区纷纷建成。按规划,到2020年后湖将容纳30万人口,被列为武汉四座居住新城之一。

  没过几年,这些早些年前已形成的猪圈被附近的高楼大厦包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乡二元并存的景观。而这种人猪“对视”的局面并不只后湖独有。在东湖周边、洪山、青山、汉阳等不少城中村,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据此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有10多万头生猪、五六十万只家禽仍在武汉中心城区生养繁殖。

  按一般估算,一头百斤的猪一天排出的粪便在5公斤左右,冲猪舍形成的污水约为30公斤。后湖一带万余头猪产生的大量污水一般直排,其中一部分流进黄孝河。远远看去,黄孝河河水几乎是黑色。

  和罗跃华猪圈中冲洗出来的猪粪和黑水一年365天毫无遮拦地流进下面的黄孝河造成污染一样,城市养猪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遭遇的道德谴责和政策约束也日趋加紧。

  虽只有千余头养殖规模,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困扰该校师生多年。最后博弈的结果是它即将搬离市区。该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陶建平接受采访时称,养猪业外迁是城市化必然,近郊城市化也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2007年东莞市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当地官方称,此举是因为东莞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

  但这一养猪禁令在东莞掀起一场“城市化地区该不该养猪”的争论。在剥夺农民养殖生猪权利的反对声中,这一饱受争议的禁养政策最终被取消。

  出路

  “农民养猪,政府没说不行”

  关键是要给养猪户一个活法

  “农民养猪,政府没说不行”,江岸区后湖街党办主任周长华日前告诉记者,后湖黄孝河两旁养猪的土地属于集体用地,政府目前无正式文件说这里不能养猪。

  据他说,今年早些时间,市农业局下达了一个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提到中环线内禁止养猪,不过这不是政府的正式文件,具体咋办目前还不清楚。

  市农业局总畜牧师高长明昨日接受采访时说,市政府去年出台的38号文件规定,中心城区全面退出畜禽养殖。不过周长华告诉记者,后湖街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不在此文件包含的范围内。

  此前后湖养猪的问题被媒体多次曝光,或者说他们养的是垃圾猪,或者说污染太大,一致的声音是取缔。周长华认为这都不是取缔的充足理由。他说曾找律师查过,发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规定说猪吃了这些人吃剩下的东西就是垃圾猪。

  后湖街也屡次接到居民投诉,但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因为这些猪圈早于居民小区建成,猪圈不属抢建牟利的违法建筑,不好拆除。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陶建平分析,目前在城市中存在的这种人猪对峙局面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它反映的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不断侵占农民尤其是近郊农民的生活和生存空间,而在城市化包围中的近郊传统生产方式还未做很大改变。

  在陶建平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养猪户的可持续生计,帮助他们重建生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让他们享有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权利以及各种社会保障。

  但据周长华预计,这些猪圈即使拆除了,他们能拿到的补偿也不多,因为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土地拆迁款不许分给农民,他们卖地后拿到手的只有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及地面附作物补偿费等。

  另据悉,目前类似后湖这样的武汉城中村农民的低保低于城区居民,城中村医保也没开始,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有差距。

  补偿有限,社会保障又不到位,又要取缔养猪场,周长华认为后果较麻烦。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猪本没错,如果硬不让他们养,那政府至少应该给养猪户一条出路,给一个活法。

  记者看到5月6日后湖街回复江岸区政府办有关《市长信箱》反映督办单中说,后湖黄孝河一带养猪区域属于武汉“城中村”改造范围,将在下一步“城中村”综合改造时妥善处置。

  不过,知情人士说,城中村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个“下一步”目前没有确切日期。

责编:李二庆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