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民族政策铺坦途 双手筑就幸福路

 

——记循化县积石镇新建村

CCTV.com  2009年07月16日 13:1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专题:大美青海——2009全国网络媒体青海行

    央视网消息:(记者荀志国 青海报道)在黄河北岸、巍巍积石山下,有一个借国家民族政策扶持,靠全体村民艰苦创业,从昔日贫穷落后逐步演变为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建村。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新建村是一个撒拉族移民村,位于县城以北黄河岸边,距县城5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0度,水利、光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特色农牧业。全村现有2个生产合作社,113户636人,1260亩耕地。劳务经济、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村企共建”是新建村的四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据全县前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建村摆脱昔日的贫困面貌,真正富裕起来其实是近几年的事。2005年以来,循化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大好机遇,在省、地委的关心和帮助下,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先后整合民委、发改委、扶贫办、银行贷款以及财政投入资金1180万元,全力支持新建村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同时为新建村修建了村文化室和广播电视系统,实施了村道硬化,完善了水利设施。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施,极大地鼓舞了撒拉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新建村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勇跨山门,好男儿志在四方   新建村是移民村,土地贫瘠,入不敷出。于是,他们穷则思变,先后有240人走出家门,从事餐饮业、汽车运输业等,足迹遍及北京、深圳、杭州等全国26个省市的55个大中城市,走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好路子。同时,县政府积极协调发放小额贷款520万元,扶持壮大村子餐饮业,有效提高了村民自主创业能力。如今的新建村已是全县赫赫有名的劳务经济大村。

    “村企共建”,巧艳姑大展身手   将企业加工车间建到广大农村,不仅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能就近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企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了互利互惠,这也是循化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的又一新思路。通过较少民族扶持发展项目,新建村投资85万元建立伊佳民族服饰加工点10个,每点安排5台机械设备,共安置100个撒拉族妇女从事服饰加工,每个撒拉族妇女的月收入在600元以上。“村企共建”使昔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撒拉族妇女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结构调整,“一核两椒”处处红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收获更高的效益,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新建村着力培育以“一核两椒”(核桃、线辣椒、花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并逐年提高种植比重。全村113户全部种植线辣椒,仅去年,全村的线辣椒收入达到342万元,人均收入达1945元。

    股份合作,农民也能当股东   为了实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2006年该村整合100万元资金用于牛羊养殖项目,并成立新建村养殖业协会。按照“农户入股,联户经营,按股分红”的发展思路,每10户为一组联营,由协会从10户中选出一户养殖大户负责搞牛羊育肥,养殖大户每年向联营户分红500元,同时10个养殖大户来年每户再拿出1万元作为再发展基金滚动发展,使得新建村从零散圈养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养殖,户户成为养殖大户。新建村以村民入股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家家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富民之路。目前,养殖业收入已占到农业收入的21.5%。

    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建小康    在实施发展项目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带领群众建设民宅村道,完善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文明村风,从而保证了党的富民政策和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新建村也随之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庭院经济,美化环境促增收    新建村从新农村建设起步之日,就高度重视庭院经济建设。步入村子,户户院内栽花种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民居雕梁画栋,民俗纯朴独特,饮食独具风味,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成为推动新建村农家旅游的新亮点。

    综观新建村的发展,勤劳的新建村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立足实际,打造特色,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在富民政策中激活了脑子,在劳务市场中练大了胆子,在特色经济中创新了路子,足不出户挣到了票子,从而踏上了富裕文明和谐的康庄大道。

    然而,新建村的发展仅仅是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成果的一个缩影。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四年来,在循化县境内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项目541个,完成各类投资22023万元,扶持规划项目涉及农田建设、饮水安全、水利设施、暖棚养殖、乡村道路、中小学校舍、村卫生室、村文化室建设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改变了循化撒拉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而且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增强了政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后劲,以“一核两椒”和“牛羊贩运育肥”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牧业迅速发展,特色劳务经济、特色旅游业趁势而上。全县90个撒拉族村基本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

    大美青海、秀丽循化,绿色家园、撒拉人家。循化撒拉族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沐浴着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光辉,正在阔步向前,建设幸福家园。

责编:张仁和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