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月7日播出):从繁华的大上海到边远的昆仑山,从不满17岁的支边青年到即将退休的花甲老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叶城二牧场乡村医生、共产党员姜万富,用炽热的爱恋和医者的仁心,为当地农牧民开垦出一片生命健康的绿洲。
六月里走进昆仑山,每天都会遇到雪山融水引发的山洪。洪水阻断道路,水位每分钟上涨几公分。过去四十年,姜万富进山巡诊,常常会被山洪困上几个钟头;要是赶上雪崩泥石流,就得原地过夜。
叶城二牧场平均海拔3000多,白天骄阳烈日,夜里冰寒刺骨。除了几条半截子砂石公路,大多是驴蹄子踏出的小道。90多万亩牧场,高山大壑,巡诊一次至少半个月。
常年在大山里走,最受不了路上没个说话的人,孤独。实在不行,就在河边撂撂石头、看看水,对着高山空谷吼几声。
老家远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姜万富,1966年17岁时来新疆支边,一头住进了地窝子。一个地窝子最多时住十几个人,羊和狗从房顶经过,屋里就会掉土。
引水开荒、种地放羊几年后,上级安排姜万富去学医,给他的任务是掌握阑尾、疝气等简单手术。姜万富想,能派自己学医不容易,得尽量多学点再回去教别人。一年功夫,他学会了肠梗阻、膀胱结石、剖腹产手术和麻醉等十几种科目,参与或主刀的手术达400多例。
姜万富成了二牧场上的“全科医生”。可出道行医没多久,自己就几次差点丢了性命。有一回接到报信,山上有病人要抢救,不巧发生雪崩和洪水,绕道得走一整天。听说还有条黄羊踩出的路,他抬腿就走。事后才知道,所谓的黄羊路都要翻过悬崖峭壁,自从几年前摔死个打黄羊的,就再没人敢走。随后两个钟头,姜万富就像闯进了鬼门关。
就这样,姜万富走进昆仑山,一走就是40年。1974年和1985年,他先后两次受重伤,右脚面五根骨头全都骨折过,右脚比左脚短了两公分。
渐渐地,姜万富的上海普通话有了新疆口音,还学会一口维吾尔语。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可他总记得一位老牧工,半夜心脏病发作没能救活。
姜万富家的门口,永远放着听诊器和血压计,为的是遇到急诊能马上冲出门。一位多年患肺心病的退休牧工,家里电话旁唯一记着的,也是姜医生特意留下的号码,就为了关键时刻能多争取几分钟。
二牧场加上周边乡镇共有5万人,卫生院每年接诊量超过一万人次。几十年来,当地人均寿命已从五十几岁提高到了73岁。
相关链接: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