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反击骚扰挑衅而刺死一名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邓玉娇,在案件结束后被追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科院植物所教授、博导傅德志宣称,要收邓玉娇为自己的学生,并说“这研究生我招定了”。(7月4日《成都商报》)另外,有网站愿以月薪3000元聘请邓玉娇为网站编辑;有制片厂甚至想让邓玉娇当演员,拍传奇电影;一些厂家、商家也打起邓玉娇的主意……
在充满了狂躁氛围的社会,通过强大的网络及各种人为炒作,什么事都有可能成为异乎寻常的社会大事,什么人都可能被抹上种种色彩。邓玉娇就是经历了如此“洗礼”之后,成为一场“英雄”、“烈女”与“淫官”、“败类”较量的主角。从一个因防卫致人死亡的普通女孩,到成为传奇,再到发现她身上的美妙力量,在超乎想象的炒作中,真实的邓玉娇已经被困在刺眼的光芒之中,显得模糊不清。
结局好像在一开始便被设定好,邓玉娇定会华丽转身——这似乎是“民心所向”。舆论对邓玉娇案产生了多大影响,无法计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一开始到现在,邓玉娇始终未能从人们过度关注的光环中走出。
邓玉娇是否具备植物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否具有网站编辑应有的能力?适不适合演戏?我们无从判断,但对愿意收邓玉娇做学生的植物学教授,愿意聘用她的网站、制片厂来说,这些应该是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有令人信服的交待。但从一句“这研究生我招定了”来看,上述问题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谁都不会否认,邓玉娇曾经是个普通人,现在也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是一名受害人。怀着不可遏制的激动和感动的人,应冷静地替邓玉娇考虑一下:她现在最需要什么?
我不敢臆测她的想法,但作为一名初中生,她最需要的应该不是当植物学的硕博研究生,也不是她力所不及的其他职业。
关注弱者是社会良知的体现,但无视弱者的真实能力、各方不切实际给出种种允诺,则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狂热和病态。(王怡波)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