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暴雨如注,汽车缓慢穿行。吴俊 摄
蒸了一天,暴雨倾盆“解闷”
南京昨晚终于酣畅淋漓地下了一个小时大雨,今明仍会有阵雨
本报讯 尽管没到梅雨,但是南京的天气表现出十足的“黄梅味”。昨天白天,市民又被闷热的天气“蒸”了次“桑拿”。直到晚上7点50分左右,在雷电轰鸣中,大雨才落下。预计今明两天,南京还会出现雷阵雨,温度也会有所下降。今年第三号台风“莲花”目前对江苏暂无影响。
前天晚上到昨天凌晨,本省北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徐宿徐淮等地出现了强降雨,其中徐州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60毫米。
凌晨时分,南京市区出现了短暂的降雨,但是雨来得快,去得也很快。从上午8点钟开始,南京气温就跃上了30℃,热力相当持久,而且空气的湿度一直维持在60%左右,非常闷热,整个城市就好像是一个大蒸笼。由于天空云层较厚,所以昨天南京的最高温度并没有达到35℃,但市民感觉挥汗如雨,有一些高温桑拿天的感觉。
昨天14点,苏州国家气象站的温度飙到了37℃,也是全省首个迈到37℃的城市。但是紧接着,强对流云团就覆盖了苏南地区,江苏省气象台在无锡发布了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在苏州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江阴短短一个小时的雨量就超过20毫米。地处本省西南的南京,在白天却再一次成为了“雨洞”,尽管云层很厚,天气时不时地阴沉下来,市民也偶尔能听到一两声沉闷的雷声,但是整个白天,雨始终还是没能落下来。
直到晚上快到20点时,雨水终于憋不住,南京酣畅淋漓地下了一个小时的大雨,江宁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一小时的降雨在0.4毫米左右。21点时,温度降到27℃左右,市民晚上不会再感到热得睡不着了。气象专家表示,由于近期暖气团暴长加上本省有个东北冷涡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冷空气,冷暖对撞后,就多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于丹丹)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局部大,25℃~30℃;明天阴有阵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23℃~31℃;后天多云,23℃~33℃。
■相关新闻
今天夏至,民间流行“吃补食”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但夏至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
民俗专家表示,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
据民俗专家介绍,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祈雨,南求晴。《荆楚岁时记》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在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预防病虫害。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将新麦做成饼、馍等,有尝新的意思,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夏至。时至今日,我国民间百姓在这一天还有吃面条、馄饨、粽子等食俗。
夏至这天,除食面食外,有的地方要食凉粉、凉皮,有些地区还要喝凉茶,吃荔枝、茶叶蛋,一些地方还有夏至日食狗肉的习惯。
据新华社电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