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两岸关系60年:兄弟外御其侮 以仁智化解难题

 

CCTV.com  2009年06月18日 04:3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2008年11月6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宾馆会见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及协商代表团主要成员、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等海基会人员。马英九致赠给陈云林夫人赖晓华题为《大爱丰收》的琉璃饰品。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七日电 题:两岸难题,化之以“仁”、破之以“智”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尽管海峡两岸一水相隔,但六十年的潮起潮落却始终未能决绝两岸互动旅途。一甲子春秋,这种互动或明或暗、有形无痕,“涓流虽寡,浸成江河”。

  “六十年才出现的良性互动局面,值得两岸共同珍惜。”大陆台湾问题研究领域的“南派泰斗”、七十九岁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道出了两岸六十年互动往来的曲折、反复和“爝火虽微,卒能燎原”的历程。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

  按照史家的叙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两岸对峙局面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也是冷战背景下两大阵营对峙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时的国共两党隔海布阵,海峡战事一触即发。

  一九五四和一九五八年,在毛泽东“一定要解放台湾”思想主导下,解放军先后两次炮击金门,前者打乱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步伐,后者瓦解了美国人企图“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企图。而后形成的两岸炮战“逢单打、逢双停”的战术默契既使内战延续成为事实,以杜“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之口之谋,又维持金门正常补给、保持其作为两岸连结点的特殊效用,造就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被学界视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三不”松动 海峡从此天门开

  即使在海峡深锁、鸿雁难返、金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台湾岛内浓浓的思乡情绪也表露无遗。“有家愧我归难得”、“何日归老洞庭边”,“此日神州真锦绣”、“几回遥望几徘徊”,“梦里神游长江水”、“万里长城万里长”……来自大江南北、身居宝岛台湾的游子们,纷纷以诗词、歌曲寄托思乡情怀。等不及归乡而葬于台北阳明山上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生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悲悯,成为此种情怀最集中的展现。

  两岸隔绝,终非久计。那种以炮弹为语言的历史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身后出现了松动的可能。一九七九年元旦,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结束了炮火硝烟的两岸过招,首倡“通邮、通航、通商”之“三通”,为两岸互动描绘出有形之路。一九八0年除夕,邓小平接见旅美华人陈香梅,嘱其带话蒋经国,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大陆发表“叶九条”,敦促台当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九八二年,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这些共同的努力终于动摇了蒋经国于一九七六年在国民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一九八七年,蒋经国在其去世之前,当断则断,“依时顺势”、“善为抉择”,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交流之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