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13分报道,对于5月份工业增速比增长8.9%,经济先行指标发电量同比下降了3.55%,面对这两个有些矛盾的统计数据,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可能还会经历一波探底,并出现反复,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中国之声:你好。对5月份工业增速同比增长8.9%,发电量却同比下降了3.55%,有关部门是做出了解释呢?
记者:早在5月25号,国家统计局曾经就境外媒体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的质疑做了一个表态,说经济保持正的增长,社会用电量是负增长,出现这个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今年一季度的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另外,高耗能产业的增产和用电量放缓,而用电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在这之后,国家能源局在6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也对这个问题做了解释,能源局局长张国宝除了表达和国家统计局同样的观点以外,还有一个理由是认为高耗能产品的去库存化,就是说社会需求的一部分是来自过去的库存,而不是当今的生产,因为一部分能耗是过去的能耗不是现在的能耗。另外,技术进步也比较明显,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同的问题就是,当时他们的解释对应的是为什么GDP增速较快,而发电量是负增长。而现在质疑的是为什么工业增速达到8.9%,而发电量是负增长,因为电好比工业的“粮食”,因此现在工业增速和发电量之间的增速差距有10多个百分点,这是经济学家们难以相信的,当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个质疑做出什么回应。
中国之声: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学界有什么建议呢?社科院发布城市蓝皮书 称经济发展“U”形调整
记者:建议很多,比如说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会的秘书长王健建议,要加快城市化建设,他认为,工业化是创造投资,城市化创造的是需求,如果不启动城市化,消费永远起不来,我们经济增长形态就只能是投资性的增长,而不是消费性的增长。另外清华大学杨高明(音)教授也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特别要注意就业,就业的增长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活起来,收入、就业消费都上去了,经济也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更多关注一下中小企业。
另外,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的所长蔡昉教授表示,他认为目前我们4万亿政府投资的结构仍然存在优化空间,目前政府主导的投资还有改进就业的机会,如果重新去设计最大化的投资结构的话,他估算可以创造出8000多万的岗位,而现在的结构只能够创造出5000多万。
另外还有经济学家也提醒,现在中西部的经济虽然在往上走,比沿海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但是依然在走以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老路子,还是依靠投资、重工业的发展拉动增长,这个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这个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因为从宏观经济角度关注,投资性的增长和消费需求性的增长并不是一样的。
相关链接:
责编:肖金平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