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就“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接受了《学习时报》记者的采访。文章全文如下:
记者: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各界对国有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先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李荣融: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已经6年了。国资委成立之初,有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一定搞不好,必须私有化,“国退民进”似乎是一种潮流。一些地方政府也认为应该是“中央进,地方退”。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是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在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评价就不一样了。
在去年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自然灾害中,中央企业冲锋在前,不畏艰险抢修电网、通讯、铁路和公路设施,不惜代价抢救受困职工、家属和灾区群众的生命,不遗余力保障灾区所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过程中,中央企业圆满完成了奥运场馆设计、建设任务,提供了高科技的奥运安保系统、气象监测服务和安全高效可靠的通讯电力保障,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装备和高质量的服务,被称为奥运场外的国家队。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得力,生产经营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许多企业没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重大问题,口袋里还存了不少钱,蓄势待发。这次“两会”期间,很多省市的领导都找我们,希望中央企业去投资,去发展,带动当地的企业做强做大。所以张德江副总理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我觉得这既是对国有企业作用的明确定位,也对国有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神圣的使命。
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评价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进一步坚定了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记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近几年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李荣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成立6年来,制定了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国有产权交易、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经营业绩考核、出资人财务监督等各个方面,今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基本形成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国有企业存在“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等问题,国资委成立以后,开始建立业绩考核制度,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初步建立了“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
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开始考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17家中央企业进行建立规范董事会的试点,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在外部董事的配备上充分考虑企业科学决策的需要。有3家企业还进行了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同时,我们还把出资人的部分职权如重大投融资决策权等授给规范的董事会。去年,我们和中组部共同制定了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逐步由董事会选聘、考核经理人员,决定经理人员薪酬。这种制度安排避免了董事与经理人员的高度重合,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权制衡,较好地消除企业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的弊端。
三是明确做强做优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着手研究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研究制定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工业等行业和领域,企业户数由196家调整减少到138家,布局结构趋于优化,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记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具体业绩?
李荣融: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印象,下面,我介绍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2002—2008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情况。2002—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14.92万亿元,年均增长15.9%;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0.03万亿元,年均增长24.4%;利润总额从2405.5亿元增加到10055.7亿元,年均增长33.1%;上缴税金由2914.8亿元增加到8792.1亿元,年均增长24.7%;总资产报酬率从4.9%提高到8.6%,净资产收益率从4.3%提高到11.2%。2008年,中央企业克服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生产经营仍然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资产总额达1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9%;上缴税金9914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润6652.9亿元,同比下降34.1%,在扣除自然灾害损失、炼油及火电企业政策性亏损等因素后,与上年基本持平。
——第二组数据是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2005―2008年,中央企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7项,二等奖202项,分别占该奖项的52%和27.4%。在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64%是在中央企业。由中央企业自主研制的歼十战斗机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更是成为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在我国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组数据是中央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变化情况。2003—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从17户增加到44户,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从9户增加到27户,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从6户增加到19户。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央企业有19家,比2003年增加13家。一批中央企业不仅是国内行业排头兵,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影响力。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