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极端天气频发绷紧中国防汛抗灾神经[图]

 

CCTV.com  2009年06月09日 07: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进入国内频道

  中国聚焦:极端天气频发绷紧中国防汛抗灾神经

  6月5日晚在安徽省含山县拍摄的天空电闪雷鸣的场景。当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省自北向南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该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合肥风力达到8级,最大风力出现在寿县达12级,怀远和淮南出现10mm和8mm的冰雹。新华社发(程千俊 摄)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

  经过连续数周高热天气考验的北京8日迎来全市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津、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也相继遭遇入汛以来最大暴雨袭击。中国气象局称,强对流天气正在成为近一段时期中国天气舞台的主角,并已经造成河南、上海、浙江等地一些极端恶劣气象。

  每年的6月至8月是中国的主汛期。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中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时间发生率高、灾情重、范围广、影响大。

  进入主汛期以来,包括北京、重庆、湖北、湖南、广西、河南、安徽、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生由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大范围降雨天气。

  其中,安徽省15市63个县区先后遭遇大风和短时强降雨、雷电、冰雹等灾害,因灾死亡20人;历史上暴发过特大洪水的湖南省,由于前期降雨量相对偏少,加大了后期出现强降雨的可能,并已于7日夜间起自北向南发生入汛最强降雨;湖北省入汛以来已经发生过3次强降雨过程,长江航道望江、东流江面航行因强雷雨导致7条船只沉没、6人失踪。

  一些地方还遭遇“颮线”“冰雹”“龙卷风”等罕见极端恶劣天气现象。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江苏五省6月3日12时至4日5时先后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河南郑州、开封、商丘等地出现强“颮线”天气,随后波及安徽北部及山东菏泽地区。据民政部统计,五省因灾死亡27人。

  6月5日正是“世界环境日”。就在这一天,浙江杭州、安徽大部和上海几乎同时遭遇雷暴和冰雹。其中浙江桐乡实测冰雹最大直径达18毫米。上海8000多户民居一度停电,虽未造成大的损失,但已让上海市民感到“有点可怕”。次日,龙卷风和冰雹袭击了湖北随州部分地区,已造成1人重伤。

  中央气象台表示,将持续发布暴雨预报及强对流天气预报。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日前在2009年汛期气象服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汛期工作”。并将从强化责任落实、监测预报、灾害预警服务、服务针对性、联动联防、应急处置、服务总结和安全生产等八方面强化汛期气象服务。

  频发的极端天气也让各地气象部门和防汛抗灾部门“箭在弦上”。目前,北京、湖北等气象部门已经发出雷电黄色预警并启动应急机制;湖南省在7至8日持续两天强降雨后紧急启动三级相应预案。遭遇颮线和龙卷风袭击的各地气象部门已向当地发布了红色警报,并做了相关预警。

  6月7日,在广东湛江市街头,一辆小轿车缓慢涉水前行。当日下午,广东湛江市区骤降暴雨,道路积水给交通造成不便。新华社发(周龙 摄)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日前要求,要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汛情、灾情,认真做好防御强降雨及其可能引发的流域洪涝、城乡积涝和局部地区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工作,同时要预防雷电和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6月正值中国北方城市小麦收获季节,强降雨天气给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小麦主产区带来一定影响,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和脱粒现象。这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为农户及时提供天气信息。

  “河北省已经提前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准备,”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朱立杰说:“如果后期小麦主产区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河北省3590万亩小麦可望实现6年连续增产。”

  针对北京、天津8日的大范围强降雨,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全市性降水,对北京的旱情缓解很有帮助,但仍需明确,北京目前仍处在降水偏少的大背景下,水资源短缺仍是北京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有科学研究表明,近50年来中国的华北、东北东部和南部、西北东部等区域的年降水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长江下游、江淮地区、华南和西北地区大部的降水量有比较明显的增多。

  郑国光日前表示,2009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已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执笔:李云路 参与采访的记者有:张淼淼、沈翀、曹国厂、屈凌燕、熊润频、刘宝森、李荣、丁文杰、孙红磊)

  相关链接:

责编:汪蛟龙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