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日前宣布,5月25日至6月1日将率团访问大陆,参加6月1日孙中山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谒陵。台湾方面纪念的重头戏则是5月21日开幕的“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展”——
献花仪式简短肃穆
5月21日9时,“国父纪念馆”一楼孙中山铜像厅和往日一样向民众开放,与平时不同的是,铜像下方的红地毯中央,多了一小两大3个紫红色的花圈。花圈飘带上书:永怀总理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全体同志敬献。往日放置指示牌的位置,也换成了一前两后3块牌子,分别写着主献、陪献。红地毯的两边则立着两个马英九署名敬献的花篮。
9时40分,吴伯雄率中央党部主管到来,众人在铜像下方肃立。吴伯雄敬献花圈后率众向孙中山铜像三鞠躬,整个献花仪式即宣告完成。按照预定行程,5分钟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准时抵达,三鞠躬后,仪式结束。一行人转往“国父纪念馆”西侧展室,参观《巍巍中山魂——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纪念特展》。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与世长辞,遗体暂厝北京香山碧云寺。1929年5月底,孙中山的遗体从北京西山碧云寺移至南京紫金山麓的中山陵,6月1日在南京举行了隆重大典。此次纪念特展以“北上筹国是”、“尽卒栖碧云”“宇内同悼殇”、“安寝紫金山”四个部分再现了这段历史,展出照片160件,文件60件,还有一部特别拍摄的纪念片,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首次展出,马英九和吴伯雄一一观看。在孙中山国事遗嘱展柜前,马英九看得格外仔细,眼睛几乎贴到了玻璃上。
孙中山三次到台湾
参观结束后,马英九和吴伯雄在“天下为公”的背景板前致词。马英九在致词中回忆了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建立共和的过程。谈起孙中山与台湾的关系,马英九更是如数家珍:因为有甲午之战,所以有了兴中会;因为有乙未割台,所以有了第一次的起义,第11次终于革命成功;孙中山对台湾很有感情,来过台湾3次,还得到台湾仕绅的巨款资助。孙中山逝世后,在台湾也引起很大震动,除蒋渭水等人发表悼文外,当时在全台各地也举办了追悼大会。
民进党执政期间,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连孙中山在某些官员口中都成了“外国人”。对这一段荒谬的“往事”,马英九和吴伯雄当然感触良多。马英九在致词时说,去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他特别嘱托吴伯雄到南京谒陵时向总理禀告。他说:“去年我搬进办公室时,发现二楼敞厅原来中山先生铜像的位置变成了一颗松树。打听铜像到哪里去了?才知道被放进了仓库。去年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我把他迎回来,每天上班都对他行礼,表达敬意。”
相比马英九的含蓄,吴伯雄在致词时对民进党执政时的倒行逆施直言不讳。他说:“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国民党想在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国父纪念馆’展出孙中山史料都受到限制,很多同胞没有机会接触到历史真相。像这样珍贵的史料,国民党有2000多箱,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参观者中大陆游客多
吴伯雄的话道出了当下台湾社会的现状。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台湾人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中山命名的地名和建筑随处可见,《国父纪念歌》几乎人人会唱,小学课本中关于孙中山的事迹个个背得滚瓜烂熟,新台币100元上有其头像,“中山楼”和“国父纪念馆”的诞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国父纪念馆”常年展出孙中山先生事迹,也成为几代台湾人的精神家园。
然而,民进党上台之后,孙中山成了“外国人”,教科书中也快要找不到“国父”的身影,新生代对孙中山的事迹不再了解……凡此种种,都严重伤害着老一代国民党人的感情,也激发起他们对中山先生更深的怀念。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努力以各种方式唤起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记忆和精神的景仰,以对抗和消除“台独”的影响。谈及大陆对中山史迹的保护和民众对中山先生的感情,他们也感念在心。“国父纪念馆”警卫组主任陆擎柱告诉我们,馆里的“国父革命史迹”是常设展,前来观看的都以游客为主,现在则是以大陆游客为主。 (王 尧 李炜娜)
相关链接:
责编:闫彬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