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中国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 题:中国在灾难中坚强成长——献给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新华社记者魏武、卫敏丽
5月12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
生命和家园的代价,促使人们因之而改变。
“以前人们对灾害的重视很不够,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天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说,这种思想的存在,妨碍了人们灾害防范意识的确立。
“这些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了。”卢耀如说。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方志勇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尤为真切。“过去人们基本上将减灾与救灾工作划等号。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减灾是一个包括备灾、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在内的系统工程,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也显著提高。”他说。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干部,从专家学者到人民群众,从认识到理念,从单一到综合,从政策到总体规划等防灾减灾工作变化正在发生:
--2005年初,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综合协调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及抗灾救灾等工作。
--2007年8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
--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法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应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事项做了规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汶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法制保障。
--2009年5月11日,中国政府发布首个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
……
更趋完备的政策和法制保障,更为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更为科学的决策体系和更为全面的教育科技体系……犹如一只只有力的巨手,把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推向更高、更深处。
开放合作,减灾外交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表达。
1990年,中国第一次宣布灾区可以对外开放。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
2005年9月,中国政府主办第一届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2008年12月,举办加强亚洲国家应对巨灾能力建设研讨会。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援助。
中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表现出的开放姿态和大国胸襟,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参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一只手,或许透着柔弱;相挽的千万只手,则能撼山动岳。
人们清楚地记得,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北京、上海、广州……千里之外,千万条“黄丝带”走向献血车、走向捐款箱;志愿者、民间救援队、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千万颗焦灼的心,千万双援助的手,霎时与灾区人民连成一体。
地震发生后不久,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机制,19个省市立即行动,对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实施对口支援帮助。奋战在灾区的数万名援建者,用心血、智慧和汗水,与灾区人民一起,托起恢复重建的希望。
“政府一声令下,全国立刻动员起来。”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对口支援机制成为提高灾区恢复重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举国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呼吸,面带微笑和旁边的人握握手。”绵阳九洲体育馆,作为“希望九洲”黄丝带行动的志愿者,来自南京的王宇诚耐心地引导十几位受灾儿童学习自我管理。
数字显示,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达300万人以上,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人数达1000万以上。
2008年5月12日,北京8家民间机构联合发起了“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救助活动。
5月13日,成都“根与芽”、“多背一公斤”、NGOCN网站以及其他几家民间组织决定实施联合救灾行动。地震发生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全国120多家民间组织加入这一行动。
……
关于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各方力量的关系,有人做过生动的描述:如果政府和军队力量是心脏与主动脉,民间组织是血库,协调性组织就是静脉,志愿者就是生命之血。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救灾格局,具有突出优势。
专家认为,对口支援、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相关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开放、透明,各种社会力量的充分整合,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