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震灾无情世界有爱

 

CCTV.com  2009年05月09日 17:0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 题:震灾无情 世界有爱

  新华社记者夏文辉、韩冰、许林贵、王艳明

  “Wenchuan”(汶川)这个特殊地名,近来在国外报道中又开始多了起来。去年5月发生在中国的那场大地震已成为过去,然而,来自国际的关注、支持和援助还在进行中,如涓涓流水,从四面八方汇入中国地震灾区,不断融入这场物质与精神重建的宏大工程中。

  “救灾,没有国界”

  “建筑、设施的重建在各处展开,灾区的人们很顽强。要继续给他们支持,特别是心理的支持,这非常重要。”日本兵库大学心理学教授富永良喜说。

  记者近日在北京见到他的时候,这位髭须花白的老人刚刚结束在地震灾区的连日奔忙。汶川地震后的一年来,富永良喜7次来华,每一次都和灾区的心理支援工作有关。从绵阳到彭州,从宝鸡到延安,富永良喜为各地心理支援人员开办讲座,同板房小学的老师们交谈,向惊吓的孩子和妇女提供心理支持……

  曾经参与日本阪神大地震救援工作的富永良喜说,他一次次来华,是希望将自己在日本地震救灾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投入到汶川地震的灾区重建中。他说:“灾民遭受的苦痛是类似的,心灵的复苏过程也是类似的。救灾,没有国界。”

  来自美国的塔玛拉·佩尔森愿意用“灯”比喻他们在灾区开展的心理支持工作。这位无国界医生组织项目协调人说:“把火递给灾民,帮他们点亮心灵,重新找到生活的光明。”

  46岁的塔玛拉去年11月来到灾区,一直奔忙在无国界医生在灾区的5个基层工作点之间。6个月的工作合约即将到期,她打算延长在灾区的工作时间。

  “每天我都感到自己活得有价值……而且,灾区的人们也在感染我。他们那么乐观。工作、生活、做生意、上学,地震没有动摇他们。”塔玛拉说。

  截至目前,无国界医生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等部门合作开展的心理支援项目,已经评估650多人,跟进300多人,并完成1500多次心理咨询。

  “帐篷,让我们温暖”

  “帐篷里住了快一年了,都有感情了,冷也在里面,热也在里面。”59岁的杜平娃用手拍打着帐篷上的土说。

  杜平娃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李家庙村的农民。一年前的大地震中,他家同村里许多人家的房子,在瞬间倒塌。很快,乡村干部送来了帐篷。村子各处,来自海内外的帐篷色彩不同,形状各异,像大地上开放的花朵。“有了帐篷,就有了家。”杜平娃说。

  杜平娃住的帐篷来自遥远的巴基斯坦,从此晚上歇在帐篷里,他常常想像着那个遥远的国家,和那里的人。

  陇南市与四川接壤,这里是汶川大地震中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地震造成300多人遇难,100多万间房屋倒塌,震后有90多万人需要临时转移安置。一段时间,帐篷等救灾物资的缺口很大,急需国际社会帮助。

  震后一周,巴基斯坦首批援助中国灾区的5000多顶帐篷运到了陇南。随后,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的政府和机构,以及联合国难民署、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向地震灾区援助了急需的帐篷、食物、药品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还派出医疗队,赶到陇南灾区,开展医疗救助活动。

  距离杜平娃所在村庄不远,加拿大红十字会的甘肃两当县灾区援建工程即将启动,援建项目包括13所乡镇卫生院,援助款项达1187.2万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服务半径将辐射甘肃和陕西两省3个县的10万名群众。

  在甘肃陇南市徽县,日本红十字会的援建项目也即将开工。日本红十字会共捐助2190.84万元人民币,用于18所乡镇卫生院和2所学校的重建。

  据日本红十字会汶川地震重建支援项目驻华代表位坂和隆介绍,在紧急安置和灾后重建两个阶段,日本红十字会已经向地震灾区援助了3.7亿元人民币,支援建设项目主要在受灾的四川、甘肃和陕西三个省。下一步,他们还将配备医疗设备,培训人员。

  据民政部提供的信息,汶川地震发生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救灾资金和物资,截至2008年10月10日,来自境外的抗震救灾款物达103亿元。

  每一笔捐赠都凝聚着爱心,包含着支持,它们将变成校舍、医院、住房,化为希望、信心和感恩,鼓舞灾区人们积极迈向震后新的生活。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