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汶川、北川、绵竹、什邡……地震灾区的大地上,恢复重建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中断的交通已基本恢复,主要干道还经过了加宽平整;倒塌的房屋正在恢复建设,部分群众已经搬进新家;厂矿又重新开工生产,去往灾区的道路上车来车往,十分繁忙。值此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刊记者深入什邡市红白镇采访。这虽是个小镇,但透过小镇的重建工作,我们看到了整个灾区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景象。
红白镇,石亭江在她身边蜿蜒而过,两岸大山对峙。
红白镇位于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在汶川大地震中,这座约1万人口的小镇瞬间被夷为平地,死亡1000多人,特色农业、矿业、旅游业等毁于一旦,交通全部中断,成了一座孤岛。
抢修道路、重建住房、恢复生产,如今的红白镇究竟是何模样,老百姓生活状况如何,他们还有何企盼?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记者又一次来到红白镇。
住房拔地而起 群众呼唤就业
红白镇距离什邡市区38公里,与震中汶川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大地震发生后,记者赶往红白镇,道路上满是碎石,一旁的山体塌方严重,路面开裂错位,从山上滚下的巨石横七竖八地躺着。在小镇入口处,一座公路桥拦腰折断,红白镇成了一座孤岛,场镇里几乎看不到一座站立的房屋。
4月底的一天,记者再次来到红白镇。当初的碎石路已经成为一条整洁、平整的水泥公路,一旁垮塌的山体也已用网状物进行加固,满载着红砖、水泥等货物的大卡车不时从眼前驶过。只有红白镇入口那座断裂的公路桥还在告诉人们:在去年的大地震中,这里曾经遭受过惨烈的摧残。
红白镇的路边是一片板房区,22排板房,每排15间,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穿行在板房区,记者感受到了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人们在板房内外聊天、带孩子、织毛衣;一些人的家门口摆放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花盆,正在开放的花朵芬芳四溢。一条去年挂上的横幅依然红彤彤的,上书“地震震不垮坚强不屈的精神 余震挡不住重建家园的脚步”。
板房区里居住的大多是红白镇场镇的居民,农村群众大多修建了新房。峡马口村是红白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也是镇里房屋重建推进速度最快的一个村。峡马口村位于海拔1200米的山上,记者在那里看到了一幢幢古香古色的木屋依山而建,其中一些木屋已经完工入住,还有一些仍在装修中。
37岁的杨功全是峡马口村的村民,虽然家中没有人员伤亡,但他家的房屋在地震中被震垮了。如今,在倒塌的废墟上,杨功全的新家又“站立”了起来。杨功全说,木屋的安全性很好,木桩打到地下,墙基砌了80厘米高的砖,上面全部用木头,厨房用砖砌成,能防火。木屋有两层墙壁,外墙壁用圆木柱,内壁用木板,中间还有约20厘米的空间。
震后杨功全一家过得不容易,“搬家”就搬了3次:“第一次搬家在5月19日,从一块露天平坝搬进了政府给我们发的救灾帐篷;第二次搬家在7月,从救灾帐篷搬进了自己搭建的简易房,凑合着过了冬;第三次搬家就在前几天,靠着政府的建房补助和社会援助,自己又借了几万元,终于盖起了自己的新房子。”
杨功全震前在清平煤矿当矿工,月收入两三千元。震后,清平煤矿停工了,杨功全靠打零工过活。“现在生活压力很大,从来没有借过那么多钱,两个小孩还在读书。前不久,矿里开工了,但这两年各地都在清理和整顿煤矿,害怕哪天煤矿又关门了。我没有什么技术,只会采煤。震后政府组织过车工、电工培训,但我没赶上。希望今后能够再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技能培训。”
杨功全的话道出了红白镇受灾群众的心声。35岁的红白镇村民何显英谈起找工作面露难色。“房子倒了地也没了,国家发放的粮食和钱也快用完了。去年8月,对口援助我们的北京市组织了一些企业过来招工,我去了不久又回来了,因为家里房子还没有弄好。希望政府能够多帮帮我们,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企业生产恢复 发展仍需扶持
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红白镇的群众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企业在地震中也遭受了重创。然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恢复重建,一家家震损企业又重新屹立。一些企业,如红白茶叶有限公司、但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不仅已经恢复生产,有的企业还在着手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对于未来发展,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的政策扶持。
红白茶叶有限公司在地震中厂房全部垮塌,去年6月记者来到红白镇的时候,茶厂只有一个彩条布搭成的巨大棚子作临时仓库,如今已经大变样。
在镇政府板房办公区附近已经建起了一片蓝白相间的板房工厂,不时有农民背着一篓篓的茶叶走进那里。走进厂区,浓郁而熟悉的茶香扑鼻而来。突然,有一个人喊住了记者,他是公司总经理陈廷述,去年遇到他时,他还是公司的一名技术员。
陈廷述给记者谈起了震后恢复重建的经历。“去年7月,我们把从废墟里抢出来的茶叶加工成精坯,运到广西横县去加工,准备卖完这些茶叶就不干了。一开始是不准备恢复重建,一是因为确实没有资金恢复重建厂房和设备,二是震后镇里说要规划建设一条公路,需要占用我们厂房的那片地。”
然而,令陈廷述意想不到的是,为了扶持受灾企业的发展,解决受灾群众的就业问题,当地党委政府改变了最初的道路规划。“地震把我们80多间车间震垮了,我们拿到广西去加工的花茶,没有地方可以存放。当我们从广西回来时,发现在倒塌的厂房一旁多了10多间板房。原来那是专门为我们搭的,用来存储茶叶。”
由于缺乏资金,什邡市供销合作社决定出资35万元帮助重建茶厂。今年清明节前夕,红白茶厂又恢复了往昔的忙碌。茶厂联系了600多户茶农,聘用了4名员工到相对偏远的村落去收茶叶,前不久已收茶叶6万多斤。同时,由于一些设备在地震中损毁了正在修复,为了不延误制茶的时机,茶厂已与其他几家茶叶生产企业达成协议,由它们帮忙加工生产。
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陈廷述说:“这次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震前水平,我们还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前只生产花茶,今后还要生产红茶、绿茶等,还要提高加工档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升级换代就需要更多资金。我们是一家民营小企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更多的金融扶持政策,帮助我们解决资金难题。”
红白镇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建议,为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更好地恢复生产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针对灾后恢复生产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专项拨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政府能够出资或牵头组织设立风险担保公司,或出台具体可行的授信贷款办法,解决受灾企业因为无抵押、无担保导致的贷款难问题。
学校重现欢乐 师生仍有期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红白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修建中。红白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和教师宿舍在地震中全部垮塌,学生宿舍楼严重倾斜,159名学生和7名教师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当记者来到红白镇中心学校时,还没有走进校门,隔着校园的挡板,就听见了喧闹声。在校园的一角,三人制篮球赛正紧张激烈地对决,五六个女孩子跳着皮筋笑声阵阵,饮水房附近的男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乒乓球桌边四个男孩子围在一起分享新买的三国演义扑克牌……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正在玩耍。
在篮球场边,有一个小男孩在一旁用左手拍着篮球,身体略有倾斜,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这男孩叫赵昌粒,13岁,是红白中心学校六年级(1)班的学生。小昌粒从小喜欢体育运动,打篮球、踢足球、玩轮滑……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还拿过学校运动会的400米和800米比赛冠军。
然而,小昌粒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那只投篮很准的右手。失去右手的小昌粒,不再担任体育委员,而是当起了纪律委员。“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很‘服’我,因为我以前是他们的‘教练’,一些人跟着我学轮滑。我没觉得和别人不一样,只是我的右手稍微有点不好使而已。原来我想像老爸一样去当兵,现在我想当残奥会的冠军!”小昌粒说。
校长程世林告诉记者,地震中学校每个班都有学生遇难。一开始,学生们一说到地震就哭个不停,后来学校花了大量的精力用于心理辅导。像小昌粒一样,现在学生们的心理已经开始慢慢走出那片阴霾,他们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如绘画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比赛……
在程世林口中,新校园的开工建设让学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所由北京援建的新的中心学校,面积比以前大,有塑胶跑道,电脑室可以确保上课时每个孩子一台电脑,新校园可以抗8级地震。今年新学期开学时,校园连同所有的教学设备一并交付使用。”程世林笑着说。
但程世林心中,对于学校目前的稳定还有一些担忧。“首先是安全问题,夏天就要到了,板房教学区的条件相对简陋,卫生防疫、地质灾害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前不久下了一场大雨,学校里就满是积水。其次,教师的永久性住房问题目前也还没有得到解决,援建学校时没有考虑到老师的生活问题,这也可能会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他说,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心中的期盼。(记者 叶建平)
相关链接:
责编:高松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