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五月七日电 (记者 路梅)在“五一二”大地震中,有很多学校发生了垮塌,造成五千三百三十五名学生遇难或失踪。以学校、医院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台湾同胞对四川灾区的援建项目中,中小学校占了大多数,他们从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恢复重建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形成的理念为灾区学校重建注入一股新风。
记者在灾区走访了分别由台湾国际佛光会、台湾慈济基金会和台湾顶新集团援建的三家中学和小学,它们有以下几个共同之处:
首先,不惜造价坚固为先。在采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在大地震时,学校绝对不能倒,必须是最坚固的建筑”。新建的学校都将抗震级别定在烈度八度以上,台湾慈济基金会援建的孝泉中学教学楼采用前后走廊的平衡结构增加楼体稳定性;顶新集团援建的“顶新新建小学”则将基脚加深两米,将抗震级别提高到烈度九度。
第二,人力投入不逊资金。这几所台胞援建的学校,并不止于资金到位,而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参与建设及质量监督。台湾国际佛光会每隔一个月都要派人到所援建的彰明中学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孝泉中学更是有工作人员长期驻守,建筑师也每个月都前来与施工单位沟通细节,保证质量和进度。
第三,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几所学校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历史、周围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顶新新建小学的教学楼采用了环保的自然通风系统,并将在校园内建造生态池种植本地水生植物,集教育和环保功能于一体。孝泉中学的设计师为了保留校内古老的银杏树,将运动场的方位进行了调整,学校的中心区还将新栽种二十四颗银杏树,以承袭当地“二十四孝”之首的德孝文化典范。
第四,持续关怀细水长流。佛光会组织了台湾的师生与彰明中学联谊,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星云法师还邀请彰明中学的师生前往台湾交流,组织篮球比赛;顶新集团在校内成立了持续关怀办公室,不仅将继续推动环保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还将对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援助,甚至接纳曾在这里就学的学生就业;慈济志工表示,即使硬件工程竣工,他们与学校的互动也不会停止,慈济要把这个缘分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
来自台湾的援建者们常常提到台湾的“九二一”大地震,那场十年前的大灾难给台湾人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也留下了宝贵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经验。他们将这些经验带到了四川,给四川的孩子们带来的将是安全、环保、建设超前的美丽校园,而他们带来的先进的人文、环保、教育理念,更将令这里的教师、学生获益匪浅。(完)
相关链接:
责编:程冲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