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罗彩霞今年3月偶然发现,高中同学王佳俊5年前用自己的高考成绩和身份信息冒名顶替就读了贵州师范大学。而当自己毕业之际,却因为对方仍然在盗用她的身份信息,使自己面临着教师资格证被取消,甚至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的困境。当真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
这样恶劣的事情似曾相识,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有了好几起。而且比较之下,罗彩霞算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复读一年之后还是圆了大学梦。不记得是哪起冒名顶替案了,被冒名者从此回乡务农,人生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当然,罗彩霞也仅仅是带着引号的幸运而已,现在,是非如此分明,但用罗父的话说:“咱们已经被人欺负了,可爸爸不知道怎么帮你!”不过我们相信,事情一旦被媒体曝光,就不再是他们家“孤军作战”了。如此丑闻没有任何不了了之的可能,我们的社会连这一点正义感还是体现得出来的。
我们当然都关注这件事的最终处理结果,直到让冒名顶替者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但透过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更应该关心的是:权力的触角如今究竟有多深?王佳俊是在2004年参加高考;同年8月,其父王峥嵘才由邵东县牛马司镇党委书记调任邵阳市隆回县公安局政委。也就是说,王某人为女儿冒名顶替而上下其手的时候,不过是个镇的党委书记。这么一个芝麻小官,就能把号称严肃的高考玩弄于股掌之上,就能够把本来该给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截留,就能够冒用罗彩霞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就能够完成“狸猫换太子”的把戏;那些县级的、厅级的、省级的官员,即便干出骇人听闻的违法勾当,又有什么可吃惊的呢?他们权力的触角又有多深?能量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或者说,在整个中国,权力的滥用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冒名顶替者读的竟然是“思想教育专业”。从已经先期取得教师资格证来推断,去年已经落户广州市天河区的她,也许已经成为一名教师,那么,在如此“先天缺陷”之下又如何从事“思想教育”呢?该是本埠记者义不容辞的追踪使命了。挖掘一下“罗彩霞”如何理解“思想教育”,是一件虽然“残忍”但有必要为之的事。诚然,还要探讨更加天大的讽刺何以发生:就在王家为冒名顶替紧锣密鼓的那一年,王父竟然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仆”!今夕何夕?
如今揪出腐败官员,尽管是重量级的,除了充当茶余饭后的一时谈资,人们往往也兴奋不起来了。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以权谋私的无处不在,腐败的无处不在,掌握丁点儿大的权力也无所不用其极,使百姓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了。这个问题不知道职能部门意识到了没有。
责编:张仁和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