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专电(记者 岳瑞芳)时隔72年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猿人洞”近日将重新启动大规模保护性发掘,“猿人洞”这个因出土“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而闻名中外的地方有望带给世人新的惊喜。
据悉,此次保护性发掘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将于5月中旬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联合进行,发掘时间持续2个月左右。清理发掘的主要地点是“猿人洞”的西剖面,这将是1937年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停止后,对“猿人洞”的西剖面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保护性发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4日在京召开了“周口店遗址保护、发掘专家论证会”,对遗址“猿人洞”西剖面的清理发掘计划提出了构想和思路,初步确定了保护性发掘方案。 “猿人洞”的西剖面即堆积剖面,是相关科学信息主要集中的地方。
原因:剖面有局部坍塌隐患
记者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了解到,周口店猿人洞堆积剖面因长期遭受自然应力的侵袭风化而凹凸不平,目前已经出现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现“上凸下缩”的不正常坡度,有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隐患。为此,需要对此进行保护性发掘,以消除猿人洞存在的隐患。
在保护清理的同时,专家将对地层进行观测和取样,继而对样品开展系统的沉积学、环境学和年代学分析测试,了解遗址的地质形成和应力,建立更加系统、精确的年代和环境变迁框架,为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此次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
期望:重要材料或被发现
专家表示,此次保护性发掘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而不是发掘,但不排除有重要材料发现的可能。“猿人洞,特别是它的西剖面有大量的古人类遗迹堆积,在清理发掘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有一些发现。头盖骨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动物化石、石器及用火遗迹还是很有可能被发现的”。
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掘,目前猿人洞还保留有三分之一的原始堆积,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古地质、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目标:建立古人类数据库
据了解,此次保护性发掘旨在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通过大规模野外调查、材料采集,对周口店、泥河湾和水洞沟等重要遗址建立起遗址综合数据库。通过整合,进而建立起中国古人类资料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框架,初步建立起中国古人类化石与遗物标本/模型收藏中心,为古人类学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源与数据信息。
据《京华时报》背景资料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是世界闻名的古人类遗址之一,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猿人洞
猿人洞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1地点,位于龙骨山的东北坡,是周口店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地点。它原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东西长140米,南北最宽处40米。猿人洞自1921年启动发掘以来,共出土“北京人”化石200余件;出土石器近10万件;哺乳动物化石98种、鸟类化石62种,在国际古人类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责编:张仁和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