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的外汇储备该不该分给老百姓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07:1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编辑同志:

  不久前,多家媒体都报道了某论坛上的争论。有经济学家提议将近2万亿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提出:“国有上市公司拿出40%股份,外汇储备拿出1万亿,两项加起来一共是13万亿元人民币,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块钱,五口之家将分到5万元,这除了刺激内需外,还会产生其他方面非常大的财富效应。”反对者认为,外汇储备一旦分给老百姓,中国政府就不好对其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目前中国在与国外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力量稍一分散,就立即会变成人家的鱼肉,任人宰割。”

  读后我感到很困惑,请问: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该不该分给老百姓?

  读者 特洛伊剑客

  这个争论的提议者在外汇储备如何形成和应用方面概念有误,而反对者的说法则脱离实际。外汇的管理和使用是高度集中还是适度分散,其实各有利弊,但与在国际上是否任人宰割并没有太多关系。

  外汇储备的形成原理

  外汇储备是由国家央行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有一笔属于国家财政盈余或是由发国债募集而来的货币资产,那么,在面临要扩大内需时,政府当然可以动用。至于用多大量去搞公共福利、基础项目,多大量搞直接转移支付,例如,向公众发放消费券甚至直接发些钞票都是可以讨论的,并可通过政策的实施予以落实。但外汇储备则不然,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用发行货币的方式即使用基础货币购买的,而不是用财政盈余购买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行货币。例如,当财政和商业银行需要资金时,可通过从央行获得贷款来实现,这种由央行先行对财政和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体现着央行垄断地行使货币发行权。因此,与一家商业银行或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先有负债,后有资产——负债决定资产相反,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先有资产,后有负债——资产决定负债。这正是央行行使发行货币的特权体现。央行尽管有此特权,但不能无节制地给财政和商行贷款即无限发行货币,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

  外贸顺差和外来投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在商品出口和外资投资国内市场时,(包括“热钱”进入)都要用美元兑换人民币,而央行在购买这些外汇时,需要额外发行人民币。所以,外汇储备要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栏目中。譬如,在多年的结售汇体制下,企业出口所获外汇需交到外汇管理部门,央行则按汇率付给企业相应的人民币。这又称为“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一部分的外汇占款,在金融系统的存贷活动中,还会有多倍数的乘数效应,进而这笔央行新发出的货币本身已具有风险——容易在金融体系和市场多个层面上助长流动性过剩。以往国内经济中通胀的产生,就有上述方面的原因。所以,“已付过款”才得来的外汇储备是不可用来“均分”的。硬分的结果只会制造通胀。

  试想,在全国有效用的物品和服务总量不变,而且因外汇占款等原因,经济已存在通胀压力的情况下,再拿出1万亿外汇给13亿人分,并使每人的年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倍的话,那么,结果将是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一倍。这同央行在印钞时直接把“1”改成“2”,人们的名义收入可以提高一倍,但实际收入水平并没有提高,是一个道理。

  分股票不等于分蛋糕

  至于“国有上市公司拿出40%股份”给居民均分的主意,在技术上倒是可行,却不能指望其立即产生分钱分物般的刺激内需和相关的财富效应。

  股票是公司财产所有权的凭证,把一部分国有公司股票分给居民的作用在于部分地改变公司的所有权,使相应的收益和风险也转移到了股东手中。这意味着日后居民股东在公司赢利时,有分享的权利,而当公司业绩不佳时,则会受损甚至血本无归。当然也可以卖掉股票,但收益多少则取决于市场行情,并不能像持有债券那样取得固定收益。

  国际上把国企股票分给居民的目的都是期望通过改变所有权结构,转变公司经营机制,使公司在未来的经营中提高效率。其中成功者如英国,分股的结果达到了初衷,也有不成功者如俄罗斯,全民分股后不久,在市场运作中,大量股票又重新集中到少数寡头手中。许多曾分得股票的普通居民,最终得到的只是几瓶伏特加。而不论成功与否,分到居民手中的股票都不会如货币或有固定收益的债券那样,可以即刻刺激居民的消费增长。分股票毕竟不等于分现成的蛋糕。

  外汇储备如何使用

  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体现为:进口支付、对外开展投资、调节国际收支和维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还要为国内市场提供外汇供给,即需要外汇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可拿人民币来交换,但不能无偿地“分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由于其本国货币本身就是国际储备货币,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方面的支付,所以毋须太多的外汇储备。但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因本币还不是国际货币,保持存量较大的外汇储备就很有必要。充足的外汇储备使国家具有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偿债能力,从中体现了国家对外的金融实力和信誉度。对于应对突发情况,平衡国际收支,防范金融危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外汇储备如果过度增加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在国内容易导致信贷扩张和通胀压力,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因资本流出管制,国内企业很少进行国际投资,大量的外汇储备一直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这在可能损失一些机会收益的同时,又带来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过高的外汇储备确实存在着在国际上“变成人家的鱼肉,任人宰割”的风险。但需明确,这一风险并非一旦分散国家对外汇的使用和管理,马上就会产生;也不是靠强化国家对外汇的集中管理和使用就可以避免的。

  今天,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形成新的、更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之前,就外汇储备规模及其使用管理而言,恰恰需要在存量充足和增长过快、数量过大之间,在政府集中掌控和适度藏汇于民之间,在扩大外汇的使用范围和购买美国债券之间,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增加弹性之间做出调整与改革,寻求更适当的组合。

  扩大内需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

  扩大内需对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诸多方面的努力。譬如,需要政府加强对相关领域的转移支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以稳定居民的预期,需要对民间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需要企业开发更多的适应国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扩大内需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存在诸如分外汇、分股票那样可一蹴而就的方法或曰路径。

责编:汪蛟龙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