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4月25日电(记者朱峰 王炳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干涸见底,到现在碧波荡漾,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经过十余年的生态保护,目前核心区的水质达到Ⅲ类水质,基本接近40年前的水平。
白洋淀大部分地处河北省安新县内。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华北地区持续干旱,白洋淀流域严重缺水,淀区长期处于低水位运行,1988年甚至出现了干涸的现象,水质也急转而下,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引黄济淀”等系列举措给白洋淀补水,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改善白洋淀水体环境,安新县政府出台规定要求,白洋淀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任何生产设施。在白洋淀湿地保护区5公里范围以内,禁止新建、改建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此范围内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
为减少白洋淀周边向淀区的污水排放,安新县还建成了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县级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县城市政废水和周边工业污水,对于改善白洋淀水体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最新调查,目前白洋淀水质已基本达到生态用水的要求,外围淀区的水质保持在Ⅳ类标准,主要核心区的水质能保持在Ⅲ类标准,基本接近40年前的水质。白洋淀核心区的植被得到较好保护,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也增强了白洋淀水域的自身净化能力,淀内各种鸟类、鱼类呈现增多趋势。
责编:高松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