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鳌四月十九日电(记者 赵建华)拥有全球三分之一贸易总额的亚洲,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正日益加剧。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贸易保护主义成了“公敌”。
从政府首脑到WTO总干事、各国部长,再到企业经营者、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日本等国家的与会代表,不断发出警告,“如果你要保护自己的市场,那么你的邻国也会这么做,最终所有的人都会自食恶果。”
亚洲集中了诸如中国、印度等多个新兴经济体,这些新兴经济体大都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危机中出口下滑,外资减少,失业增加,实体经济遭到冲击。
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公开表示,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应对不当,多年的发展成果可能毁于危机。
以往,一旦发生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随即抬头,甚至蔓延扩散。如今,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二十国集团中已有十七个国家在去年十一月之后,采取了贸易保护的举措。其中,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自身”,即以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这一主张,在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明确反对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之策还在层出不穷。
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吉绯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提议:亚洲国家可以用“反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知识产权上占据优势的西方国家,每年都从亚洲获取大量超额利润。王吉绯反问,知识产权保护期为什么一定要设定为十年、二十年?亚洲国家为什么不能通过立法,将保护期缩短?保护期一旦缩短,亚洲国家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产品的降价空间、竞争力也就随即增大。
对于亚洲国家处处被动的原因,王吉绯的解释是,除了时间积累外,西方更是科技大国、消费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要想改变被动地位,就要尽快提升自己在全球消费市场上的份额。
责编:赵德礼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