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新闻分析:CPI、PPI继续“告负” 降幅收窄显露积极信息
记者李延霞、刘铮、江国成
反映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PPI数据16日揭晓。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下降1.2%;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其中3月份环比下降0.3%。
这是继2月份之后,我国CPI、PPI同比增幅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负增长。而在去年,这两项指标月度涨幅分别达到8.7%和10.1%的峰值。
多重因素导致物价水平仍处低位
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表示,3月份物价指标出现负增长更多是受翘尾因素影响,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现在属于合理回归。
“从国内来看,供给增多、农产品供给稳定支撑了价格处于低位;从外部看,国际大宗商品能源价格处于下行通道,输入型价格上涨压力不再存在。”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过去一年间,我国CPI涨幅经历了从波峰到低谷的大幅变化。CPI去年2月达到同比上涨8.7%的峰值后,随后呈回落态势。今年1月份,涨幅仅为1%。到2月份,我国CPI六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6%。
我国PPI已是连续第4个月出现负增长。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PPI分别出现1.1%和3.3%的负增长,今年2月份进一步下降为负4.5%。
根据发展改革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监测,同2月20日相比,3月20日价格出现下降的商品和服务有19种,主要是食用植物油、猪肉等副食品价格,钢材、烟煤、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专家表示,这些产品在CPI和PPI中比重较大,拉低了整体的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
降幅收窄显露积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项物价指标继续表现为负值,但其降幅却在收窄。就CPI而言,3月份的同比降幅低于2月份1.6%的负增长,而PPI同比降幅虽然有所扩大,但环比降幅逐月缩小,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
“这反映了我国宏观政策对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信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与四万亿元投资密切相关的企业开始停止去库存化的过程,需求逐渐上升。”庄健说,“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CPI保持低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非常重要。”
徐连仲表示,PPI环比降幅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经济的预期逐步向好,需求有所增加。
密切关注今后物价走势
CPI和PPI数据连续两个月为负,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担忧。
庄健认为,当前受外部需求放缓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水平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全年物价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增长较快,这将保证货币市场流动性。”他说。
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加上前两个月新增贷款量,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5.51%,增幅比上年末高7.6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5.11个百分点。
庄健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好转,投资消费需求上升,今后几个月我国物价走势将逐步回到正的水平上来。
对于货币和贷款增长快是否会引起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从目前看我国价格总水平是否会出现上涨还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他指出制约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上涨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还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社会需求还没有引起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国际价格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比较充裕等。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不必过于担心今年我国出现通缩或通胀,物价涨幅总体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但是,李晓超强调,价格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多了,如果实体经济跟不上,供给跟不上,往往就会引发价格上涨,这是在未来密切监测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目前我国政策在注重保增长的同时,应观察、分析货币信贷是否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信贷一直高增长下去会有一定的通胀风险,对此应该密切关注。”庄健说。
责编:尹薇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