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3月27日电(记者许祖华)“城乡规划和实施,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量力而行,分期建设”,这是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6日通过的《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中的一项规定。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条例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的规模、步骤和标准,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突出地域和民俗特色,改善人居环境,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市政设施和管网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将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这个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各类开发区的设立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同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已经批准的,应当单独编制保护规划,并按照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报批备案。
责编:高松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