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专项审计追踪

 

CCTV.com  2009年03月25日 20:3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题:关注进度、关注质量、关注资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专项审计追踪

  记者张晓松

  目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相关专项审计调查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过去4个多月里,为了了解这项工程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审计人员不仅高度关注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还围绕工程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工程质量是否有保障等深入开展了审计调查。对此,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关注进度:把审计延伸到决策环节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2008年底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之一,今后几年内,也是4万亿元中央新增投资的一个重要投向。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是否按计划展开,相关投资能否如期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按期实现中央提出的3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目标,甚至关系到能否起到拉动内需的效果。

  “因此,这次审计调查必须能够回答这么几个问题:现有存在病险隐患的水库是否全部纳入除险加固规划?纳入规划的水库是否确实存在病险隐患?所有

  项目能否按中央要求在2010年底前完工?”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司长潘晓军说。

  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审计署要求全国18个审计组必须通过分析项目投资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和项目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评价已开工项目与计划工期相比是否滞后,并分析原因,通过合理工期需求,判断项目建设进度是否正常。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事后对决策的执行结果进行审计,还要对决策的执行过程进行审计,甚至对决策本身进行审计,也就是将审计从事后、事中一直延伸到了事前决策环节。”潘晓军说。

  从各审计组初步反映的情况看,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进度是好的,多数工程能按期建成。但也有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较慢,3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难度较大。此外,审计发现,全国约有100多座病险水库未纳入除险加固工程规划,而有些水库“小病大治”,不属病险水库而纳入了除险加固工程。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向水利部门提出后,他们非常重视,多次与我们进行沟通,并且决定建立更加科学的决策评估体系,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潘晓军说。

  关注质量:专家成为审计“智囊团”

  现场打孔取样,查验坝体裂缝封堵情况、护坡建筑质量、大坝内部水位……这些平时只有水利工作者才从事的现场勘查工作,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专项审计调查中,也成了审计人员要干的事。

  多年来,审计调查主要是通过审核书面资料来分析项目质量,这次为了真正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能够保障大坝安全,审计署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对于审计人员发现的隐患苗头,审计署还首次聘请了多个专业的近300名专家、租用了大批设备,进行现场取样检测,为审计组认定问题、鉴别责任提供帮助。

  来自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委员会的童显武是审计署聘请的资深水电专家,他说:“引入专业人员和设备,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最终取得实物证据,是投资审计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有一个水库早在2007年就完工了,各项质量检测程序都通过了,但现场查验还是发现有局部渗水问题。”童显武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地检查财务资料和工程书面资料,不专门组织现场查验,是发现不了这类问题的。

  截至目前的审计调查发现,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体建设质量良好,但也发现少数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对大坝安全造成威胁。如有的大坝错误应用设计规范,导致水库坝高设计不足,按设计建成后,仍然不能达到设计防洪能力;有的偷工减料,没有根本解决病险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固,甚至翻修、重建。

  “这些问题一经审计发现,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地方都做到了边审计边整改,及时化解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潘晓军说,“在今后的投资审计中,关注工程质量将成为一种常态。”

  关注资金:从机制体制上查找“病根”

  2009年1月的一天,在华南沿海地区的阴雨天里,来自审计署深圳特派办的几名审计人员冒雨登上了一座中型水库的副坝。几锹下去,坝顶土层被挖开,露出巨大的岩体,没有发现任何混凝土灌浆的痕迹。在事实面前,当地水利部门不得不承认,他们通过虚列副坝水泥灌浆等项目,共套取中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专项资金183万元。

  “审计发现上述问题后,项目建设单位立即进行了整改,把套取的专项资金用于尚未实施的除险加固项目上。”负责这个项目审计工作的审计署深圳特派办外资审计处副处长康伟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地方财政没钱,又要维修水库,拿不出这么多配套资金,就想出了这招。”

  审计调查发现,多数省份都发现了部分项目概算偏高的问题。部分水库通过虚增工程量、调高单价、虚列项目等方式做大工程概算,以此多争取中央投资,少投入地方配套资金。甚至项目甲方、乙方、监理三方勾结,通过虚假结算套取资金。

  “我们认为,这些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出现的问题,不像以前一些项目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小集体的私利,大多是地方财政拿不出钱来导致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从机制体制上着手。比如,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相对贫穷地区,应适当增加中央投资的比例。”康伟说。

  为进一步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次审计调查重点关注项目在“资金、管理、效益”方面的问题,指出管理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投资效益。

  “审计人员边审计边向有关地方和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力争通过完善制度来防止此类问题继续发生。”潘晓军说,“这些建议已经引起了有关地方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有助于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更加客观地对项目建设真实成效作出判断。”

责编:赵德礼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