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上午9时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单霁翔]我发言的题目是《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谁创造了文化遗产?谁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这些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最近两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创新实践,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一是四川理县桃坪羌寨的灾后抢救保护工程。在“5·12”汶川地震中,羌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令人称奇的是,位于地震中心地区的理县桃坪羌寨,虽然有10%的建筑完全垮塌,众多建筑成为危房,但是全村500多名村民和40多位游客无一伤亡。奇迹的发生与羌族碉楼与村寨的建筑特点有直接关系。
羌族建筑以碉式居室为代表,大多建于高山或半山地带,随山就势,往往几户人家相连,碉楼、碉房浑然一体。主要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的片石、黄泥和木料。地震发生时,片石之间的缝隙可通过传导消解地震的破坏力。羌族工匠在没有测量仪器、没有建造图纸的情况下,把几十米高的碉楼修得笔直平整,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建材资源状况和传统建造技艺。
2008年7月15日,桃坪羌寨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开工,采用前所未有的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组织当地羌族民众为主的队伍施工的方式。开工前,举办了两期藏羌地区传统工匠培训班,讲授羌族建筑技艺及文物保护知识。经过培训的50多名羌族工匠参加了桃坪羌寨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二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的抢救保护工程。坎儿井是新疆地区的先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水文地质特点创造的地下水利设施,从汉代延续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利用地势高差,通过人工掏挖,将地下水源引流至绿洲,用于居民饮用及农业灌溉。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坎儿井数量锐减。吐鲁番地区原有坎儿井1270多条,现在常年有水的只有331条。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再过几十年,坎儿井就可能全部消亡。
为此,2006年国家决定划拨6000万元资金,抢救加固100条坎儿井。设计部门编制了两套修缮方案,一是采取套用水泥涵管支撑坎儿井壁的加固方法;二是拟采用锚杆、喷PS等加固井壁的方法。经过分析,前者对文物本体原状改变过多,影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而后者成本过高,每修缮一条坎儿井需要450万元左右。
如何既有效保障坎儿井的输水功能,又妥善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我们带着问题走访村庄,向正在点着篝火修缮坎儿井的当地群众求计。我们了解到,当地民众用千百年来传承的技艺,每年都自筹资金维修坎儿井,每条只需2万元。由此,决定采取传统技艺和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结构薄弱、险情严重的部位,采用现代方法进行抢救性保护,其他部分均沿用民间传统工艺,组织当地民众参加修缮工程。
这两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羌族的碉楼村寨和坎儿井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经过培训、掌握了传统技艺的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多重效果:
第一,当地民众用自己的双手修复家园,必然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心,能确保工程质量。第二,“以工代赈”,增加收入,能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培训当地民众参与文物保护工程,既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实现最小干预,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既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尊重这种联系,将其提升和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动力,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责编:高松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