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今天的图说三十年,我们来说说自行车。
如今,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然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谁家里要是有一辆凤凰或者永久牌自行车,那感觉跟现在开上一辆档次较高的私家车基本差不多。
这个商标能引起很多人的回忆,没错,这就是当年的凤凰自行车,虽然那个年代不兴广告,但那时候,凤凰牌自行车绝对是家喻户晓,是人们的心中响当当的名牌。当时人们熟悉的自行车牌子,除了凤凰外,还有永久、飞鸽等,好像也就这几种。那时候,人们形象地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称为“三转一响”,也就是所谓的“老四大件”,是衡量男方家庭条件的主要标准,是新娘们梦想的嫁妆,也是那个时代生活水平的象征。那时候每个人的家境都差不多,所以,“三转一响”几乎是大家结婚时的共同追求。
然而,在那时候购买一辆自行车可没有那么容易,不仅因为自行车的价格高,而且,计划经济,很多生活必需品必须凭票购买。这就是当年上海市购买自行车的票。要争取到这样一张车票,得先在单位排队,要不然就得托熟人找关系,你想花钱买车,并不容易。
照片上是一对父女, 1981年初夏的一天,这位父亲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时候,家里添置这么一个大件,绝对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和两岁的女儿在公园里拍纪念照时,这辆凤凰牌自行车就成了很抢眼的背景道具。
那个时代,人们照像通常要到照相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背景布。当自行车成为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象征的时候,有点照相馆干脆把自行车也引进来,供人们照像时做样子,看这位姑娘,手扶车把,一只脚踏在自行车的脚蹬上,这是当时的年轻人用自行车作道具照相时,最喜欢最时兴的姿式了。
这位小伙子照像的姿势跟那位女孩基本一样,在室内的背景布上,我们看到花园、河流,还有漂亮的房子,而且,照片中的年轻人穿戴非常整齐。我想,在当时他选择这样的背景和道具,心里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照片中的景物,就是自己家中真实的场景。有梦想,就有追求,相信他的梦想一定已经成功。
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恋爱常常跟自行车有关,用28型号的凤凰或者永久牌自行车载着心爱的姑娘,可以称得上是那个年代一道最浪漫的风景。看看照片上的这位姑娘,坐在后座上,亲密地依靠在小伙子的后背,表情幸福而甜美,大概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这样的体验了。
这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初期在北京长安街是拍到的,背景是当年正在建设中的北京饭店,自行车、黄红搭配的大公交车,这就是当时北京长安街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这幅照片太有感觉了,那个年代的孩子不大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而最早富裕起来的个体户却有条件置办,戴上新帽子,穿上四个兜儿新衣服,倚里歪斜扶着快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自行车,这幅样子,不知道会引来多少同龄孩子羡慕的眼光。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8月的甘肃河西走廊农场,当时单位里没有自己的班车,职工们上下班,基本要依赖自行车,而这种28型的自行车,锰钢制作的大梁非常结实,最适合乡间的路况了。
自行车的铃声在那时候响遍了神州大地、大街小巷。中国也一度被称作是“自行车王国”。 这是八十年代拍摄于天安门广场的自行车停车场。三十年过去,这样的场景,已经永远成了只有在回忆中才会出现的历史了。
这是1991年在上海拍到的市民骑自行车过马路的场面,车如潮涌,当时,这样壮观的场面,在许多城市都能见到。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张照片是1994年在深圳拍摄的,当时,正是下班的时候,人们骑着自行车从工厂出来,很快汇聚到街上的车流中。
自行车多了,像这样的修自行车的摊点也多了。当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自行车修理摊。如今,这样的自行车修理铺已不多见。
这是九十年代人们居住的居民楼,楼道里,几乎每家门口都停放着自行车.自行车陪伴着我们历经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与人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亲密无间的关系。
九十年代,进城务工和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自行车既是代步的工具,同时也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
这是2000年在牡丹江市拍摄到的,图中是收购自行车的情景。进入新的世纪,很多城市乡村已经有了更多的机动车,一些人家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自行车曾经的霸主地位已经风光不再。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城市里再也看不到当年那场面壮观的骑自行车的人群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拥挤的私家车,然而,自行车以及与自行车有关的美好记忆将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
责编: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