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七组数字浓缩中国军队医疗卫生30年飞跃

 

CCTV.com  2008年12月17日 20: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胥金章、张汨汨)解放军卫生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全面建设,整体进步,军队医院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跨越发展的新路,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张雁灵日前用7组数字,浓缩了军队医疗卫生系统30年建设的硕果。

  精简优化:从18万多人到8万多人

    解放军近30年来裁减员额达到170万,伴随人民解放军精兵的进程,军队医院也进行了大幅精简,各野战医院、驻军医院被先后撤销。2003年,按照“大联勤”的保障体制要求,军队医院历史性地打破了条块建设的传统模式,几十所医院、疗养院被撤销、合并和改隶,80余万官兵舍近求远就医的问题得到解决。

    “到目前,全军卫生干部已由1977年底的18.9万人精简到8.2万人。”张雁灵说。

    医院的层级减少了,卫生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功能也不断增强。“目前,全军医院门诊能力是1978年的5倍,收治能力是1978年的4.5倍。”张雁灵说。

  技术水平:从59个到289个

    解放军总医院,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军区、军兵种总医院……越来越多的军队医院成为百姓心目中叫得响、靠得住的“名牌医院”。 “1978年,全军只有3所医院能做肾脏移植。现在全军能开展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移植和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医院已经有40所,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张雁灵说,军队医院的学科技术水平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医学专科中心的建设,有力带动了全军医院学科技术的发展。”张雁灵认为。军队医院于30年前在全国卫生系统率先建设了59个医学专科中心,逐步形成了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优生优育、中医中药等专科中心组成的重点学科体系,如今已发展到289个,同时还建成了66个全国、全军重点实验室,32个国家军队临床药理基地和检测中心。

    “与战创伤救治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优势越发突出。”张雁灵说,“其中烧伤、骨科、肾病等20多个学科专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核辐射、中毒救治、高原病、传染病防治和断肢再植、心脏搭桥、器官和多脏器联合移植等复杂疑难救治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队伍:从12%到81%

    “1978年,全军医院卫生干部本科以上学历只占12%,如今,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1%,研究生占34%。”张雁灵说,“军队卫生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拥有两院院士27人。”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拓展了国际交流合作的舞台。30年来,先后有110个军事医学代表团和专业学术团组赴50多个国家访问,4万余人次医疗卫生人员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

    “1996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来自10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创造了历史记录。”张雁灵说,“近年来,我们又主办了国际创伤学大会、国际肝胆胰大会、世界军事药学会议等重大国际医学学术活动,先后向40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百余批援外医疗队组。”

  自主创新:从17项到804项

    “科技兴医战略,是提升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张雁灵说,“1985年国家和军队建立了科技奖励制度,当年军队医院获得国家和军队高等级科技成果奖17项,至今,这一记录已达804项。”

    军队医院以全国卫生系统六十分之一的人数,获得了医药卫生行业35%的国家级成果奖。第二军医大学院士吴孟超于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全国卫生系统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医学专家。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医院发表论文排名中,解放军总医院先后12次名列年度排名榜首。

    “目前,军队医院承担了国家和军队各类科研课题5400余项,今年又承担了两个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任务。”张雁灵说。

  硬件设备:从2亿元到225亿元

    从过去的X线机、心电图机、显微镜“三大件”,到如今普遍装配的CT机、磁共振、彩超机、全自动生化仪,从医疗设备靠手动、目视和近台控制,到目前实现自动、屏视和遥控化操作……军队医院全方位改造设施,全军医疗设备从1978年的6万台件、总值2亿元,跃增到目前的34万台件、总值225亿元。

    “与此同时,军队医院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次大的综合营房整治和配套建设,已实现了工作条件现代化、病房设施人性化、营区环境园林化。”张雁灵说。

  服务保障水平:从64元到5816元

    “军队医院利用有偿服务的收益,补贴军队伤病员的医疗费用,补贴费用逐年提高。”张雁灵说,“1978年,全军医院军队人员住院医疗总消耗是人均64元,2008年,这个数字达到5816元,是30年前的90多倍。”

    改革开放之初,军队医院的常用药品只有350余种,抗生素等紧缺药品的使用还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如今,医院的常用药品达到1200余种,新药、特殊药、贵重药比例大幅提升。

    “军队医院每年都要派出医疗队深入边防、海岛和艰苦地区基层部队送医送药。”张雁灵说,“有7名军中白衣天使获得全世界护理战线最崇高的南丁格尔奖章。”

  机动卫勤保障能力:从5支到194支

    上世纪80年代,军队野战医院相继撤销,解放军以军队医院为依托,大力打造机动卫勤力量。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从1995年的5支,发展到目前的194支。

    “我们实现了由木制医疗箱到数字化机动野战方舱医院的巨大跨越。”张雁灵说,“目前已经形成了战略、战役、战术前后继承,陆地、海上、空中三位一体的完备体系。”

    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全军派出850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诊治军地伤病员134万人次;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斗争中,军队仅用7天时间就从全军医院抽调出1380名医务人员,组建小汤山医院,救治病人680例;在今年的汶川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军抽调7061名医疗卫生人员开赴救灾一线,救治灾区伤病员80余万人次……军队医疗卫生力量经受住了一次次重大行动的严峻考验,在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级医卫奇迹的同时,实现了卫勤保障能力的强势跃升。

责编:李贤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