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中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迈入了历史新时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迈入了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新学年开学,赵锋又见到了一个刚考到他们学校的小老乡。20年来,他老家的村里几乎每年都要出四五个大学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赵锋:(我)那时候考大学一百个人才录取七个八个,县里、乡里也来了,有送鸡蛋的、有送书包的、还有放鞭炮的,比我哥哥当年娶媳妇还热闹。
30年前,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40万,录取率为6.8%。2008年达到600万,录取率为57%,中国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国家相继投入856亿多元实施的高校质量工程,极大促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这是湖南大学校长,机械系78级学生钟志华当年的课目表,所有的课加起来也不过33门,而现在他的学生除了专业课,还可以选修经济、法律、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课程总数超过80门。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大学校长 钟志华:我们(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大加强,和经济社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目前,英、法、德等2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定了互认学历学位的政府间协议。2003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首次纳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2008年,全国中职学校招生810万,是30年前的10.5倍。高等职业教育从30年前几乎空白发展到现在在校生达861万的规模,30年来,职业教育为国家输送了一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张国新亲历了这一巨变。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技校老师 张国新:这就是当初咱们用的老车床,在当时这是好机床,一个班也就有那么两台。
那时的张国新经常在黑板上画机床,学生跟着在黑板上练机床。而如今,他的学生霍小霞用的机床不但是数控的,而且还每人一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来自甘肃农村的霍小霞曾险些辍学,靠“两免一补”政策,她读完初中,又考入技校,每年还有1500元的生活补助。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附属技校学生 霍小霞:(小学初中)学费杂费都免除,减轻了家里很大的负担。
200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达1163亿元,西部“两基”攻坚计划、使全国98.5%的县实现了“普九”,西部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3000多万中西部的农村孩子和家庭受益。
2008年,全国城乡中小学生开始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生全部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后,仅2007年,受益大学生就达到了2536万人次。
责编: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