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澜是《中国日报》资深摄影记者。2002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过去的30年,他不断地用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本周专栏呈现的两幅照片旨在展现中国20年间的某些变化,其中一张黑白照片由王文澜先生拍自1985年,另一张彩色照片拍自2005年。对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来说,20年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这二十年却是新旧两重天。
过去,种庄稼是一大家子的事情。这项高强度的劳作往往至少需要好几个人参与其中,各司其职。这样的状况延续了祖祖辈辈几千年。(据考古学家称,大约7000年以前,长江流域一带已有人开始种植水稻。)
摄影记者:王文澜
然而,这样的场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可以见到。就像这张1985年的照片上看到的一样:一年到头,尤其是到了收割季节,一大家子的人都得在田间耕种。甚至小孩子也一样有差事要做。
这并不是什么美妙的田园生活。那个时候,十几岁的孩子因家中缺少劳力而辍学帮农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结果不难猜测,那就是大大地限制了这些孩子在农村以外生活的机会。
前些年,城里的教育家还在想,到什么时候农民才可以被机械或者其他东西从繁忙的农活中解放出来。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上学,可以为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做准备。
21世纪伊始,这样的变化铺天盖地袭来。城里的工作(有时会被发达国家贬低为“苦工”)对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更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去城里打工。
一大家子人都在田里耕作(甚至可以说是在那里生活)的场景已不再常见,而一人
打理农活倒成了家常便饭。即使是在农忙季节,农民也只需互相借用(他们一般不说“购买”)劳动力,以收割庄稼、开动农用机械以及建设灌溉工程。
摄影记者:王文澜
借用劳动力的部分费用是用他们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汇回来的钱支付的。到目前为止,这样的状况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在农业专家看来,这样的机制并不安全。中国的农业要真正地实现现代化和高效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养活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这仍然是一个挑战。
从下面的一张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农用机械的个人占有率仍然很低。而且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国家的粮食产量是依靠这些数量的农用机械来维持的。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正在焦急地期待着农民生产力的提高。
责编: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