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鹏准备进入失重水槽训练。 新华社发
本报讯 “神七”航天员乘组于昨日18时25分开始陆续进舱。据中央电视台消息,三位航天员特别向网友朋友们提出了三个问题。本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三位航天员的问题进行回答。
翟志刚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第一个试图坐火箭飞行的人是谁?据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该书被翻译成中文后,“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刘伯明提出的问题是,舱外航天服有多重?据了解,舱外航天服名叫“飞天”,重量120公斤,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可靠系数0.997,可以支持4个小时的舱外活动。
景海鹏提的问题则是,太空行走在地面是怎么训练的?据介绍,在地面模拟太空行走,最重要的是模拟出在失重的太空环境。模拟太空环境有落塔、失重飞机、失重水槽、虚拟现实等办法,而近年来最常用的是后两种办法。失重飞机模拟的失重时间较短,失重水槽因模拟的失重时间长、不受天气和时间等影响而受到青睐。失重水槽其实是一个容积很大的水池,因为浮力与重力抵消,身着舱外宇航服的受训者能产生类似失重的感觉。
这一次“神七”上天,三位航天员就在失重水槽中进行了大量艰苦的训练。翟志刚介绍,与“神五”、“神六”的训练相比,这次训练最大的不同点之一是在失重水槽中训练。杨利伟则透露,在模拟失重水槽中进行训练时,航天员连人带衣服重达250多公斤,进行任何一个操作都非常困难。训练结束后,“神七”三位航天员常常累得拿不起东西。
责编:汪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