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已于昨晚成功发射,作为神七任务的核心测控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对飞船升天、航天员出舱、释放小卫星进行全程监视与控制,飞船接到的每一条命令都将从这里发出,中心可说是神七的“体外心脏”。在发射前夕,本报记者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进行了专访。
小卫星将绕飞船拍摄
朱民才介绍,神七任务相对神六来说,新增了航天员出舱、伴飞卫星释放飞控、绕飞控制任务、中继卫星搭载试验等,关键事件多,测控的难度相对神六要大。
与神六相比,神七测控任务主要有两点不同。朱民才说,一个就是航天员出舱。以前飞控主要是测控飞船,这次航天员出舱,暴露在太空,从测控来说,就要保证航天员出舱前后的支持、监视,保证状态正常,满足出舱需要,指挥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在出舱活动结束后,能够确保航天员安全回到舱内,关上舱门,保证舱内的环境满足航天员的生活需求。另一个不同是要释放一颗小卫星。小卫星释放后,飞控中心要监视以及控制它,不能让它与飞船发生碰撞。“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对比较小,空间相对比较窄,外太空几乎没有什么外力,两个如果发生相撞,就可能毁坏飞船。”朱民才说,在飞船返回后,中心要监视留在太空的气闸舱和小卫星两个目标,使小卫星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继续绕着气闸舱飞行,“这在以前是没有做过的,这将为以后我国实现航天器交会对接积累经验。”
朱民才介绍,小卫星绕着气闸舱做圆周运动。小卫星上装有可见光摄像机,能够把飞船和气闸舱的运行姿态都拍摄下来,测控中心可以实时获取这些图像数据,解译之后就可分析观看。
95个方案应对问题
据介绍,从神七飞天的全过程来看,比较关键的时段有好几个,第一个是上升段,“飞船一上去后看状态对不对,是不是到预定轨道了,飞船的工作状态是不是正常,航天员是不是正常,是不是按正常程序走。”朱民才说,如果正常,飞控中心就给发射场确认一切正常,发射场就可以宣布发射成功了。
第二个就是轨道控制。第三个就是出舱阶段。出舱前,地面要帮助航天员打开舱外航天服,航天员穿上后还要测试服装是否正常,各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跟踪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接收分析舱外服的遥测数据和航天员的生理遥测数据,航天员返舱时,还要确认舱内是否密闭成功,恢复舱压等等。航天员返舱,小卫星被释放后,就是返回阶段的测控了。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飞控中心制定了95个飞控方案,260多个应急预案。“出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都有相应的准备。出舱的时间也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完成任务早,可以提前回来;任务晚点,推迟一两天回来也可以。”朱民才说。
神七载人航天新闻中心发布消息称,此次航天员出舱准备了两套时间方案。第一组出舱活动方案为,在飞行第29圈至30圈的连续测控弧段内出舱,即27日下午。但由于航天员在太空一般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适应,方可减少空间运动病,考虑到特殊情况,若在29-30圈之间,航天员身体仍没有适应太空失重环境,不宜在此时出舱,则改在第44圈至45圈出舱,为28日下午。若选方案一,飞船飞行3天后在28日返回;若选方案二,飞船飞行4天后在29日返回。
航天员可驾飞船返回
据介绍,航天员所穿的舱外航天服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飞行器。朱民才透露,舱外航天服体积比较小,目前还没有动力系统。航天服和飞船有连接的机构,地面可通过飞船,测控到航天服各个系统的工作状况,这些数据都能实时传回地面。
众所周知,我国的航天员都是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精英。那么,他们能不能驾驶飞船呢?朱民才透露,飞船上设置了这样的模式,“在几种故障情况下,比如失去了部分自动的功能,出现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可以让航天员来驾驶飞船返回。”他说,飞船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航天员来驾驶。
本报记者 柳志卿 通讯员 杨冰 姜宁
责编: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