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下午4时,国务院新闻办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介绍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有个说法:大灾之后有大疫。目前四川灾区的情况,有哪些传染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先期到达的中国疾控中心的防疫专家有没有带回当地一些比较详细的传染病现状的信息,卫生部在灾后防疫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另外,我们也知道,这几天灾区一直在下雨,这种气候潮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病菌滋生,我想问,相关的部门在气候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有没有一些对策?
[高强]在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如果我们处置不当,不能够开展有效的卫生防疫工作,确实可能出现瘟疫的流行。因为在大灾之后,卫生环境会遭受严重的破坏。食品、饮用水的获取会面临很多的困难,灾民的心理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有效开展水源保护、环境消毒、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可能带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可能发生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还有一些由病毒和细菌传播的传染病,以及以蚊虫、媒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我们制定这个目标是有科学根据的。第一,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灾、旱灾和地震灾害经常发生。几十年来,我国每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国的卫生防疫队伍都实施了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包括1976年唐山发生的大地震,也没有发生严重的传染病流行。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我们对某些传染病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也具有了有效防控的手段和措施。
第三,我们对四川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并且派出了一大批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的卫生防疫人员赶赴灾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但是,能不能真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关键还在于我们今后的工作。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现在还难以完全避免。但是,防止灾后的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实是卫生防疫人员的重大责任。
我们决不能在严重自然灾害给人民已经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工作不力,出现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再使灾区的群众雪上加霜。所以,我们现在要紧急动员全国各省市的卫生防疫人员支援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灾区的传染病流行,不能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灾区的人民。
责编: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