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京航控中心仅用3年突破嫦娥工程多项关键技术

CCTV.com  2008年02月15日 11: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9.5岁的年轻队伍。

  从载人航天工程到月球探测工程,他们在浩瀚的天宇留下了一道道绚丽的轨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再到嫦娥一号,他们屡建奇功,被称为勇攀航天飞控高峰的“青春劲旅”。

  他们,就是来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室的年轻的航天专家。2007年12月,该室被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联合表彰为“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单位”。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嫦娥一号送入了太空。

  仅用不到3年的时间,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发射的时针指向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大凉山峡谷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直冲云霄,踏上漫漫的奔月旅程。

  同一时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轨道室的科技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卫星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着星箭联合体的飞行状态。

  伴随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飞行参数,大厅里不时响起洪亮的报告声:一、二级火箭分离成功!整流罩脱落!火箭二、三级分离!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3分钟后,轨道室唐歌实、陈明就准确报出了精确的卫星入轨参数。随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嫦娥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既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着指挥调度、飞行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等任务,是载人航天测控任务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同时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着飞控决策、轨道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应急控制以及卫星环月飞行后长期管理等任务,是嫦娥一号卫星的“领航人”。卫星升空400秒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卫星实施全程指挥控制。轨道室担负着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轨道计算、轨道控制、任务规划以及各阶段轨道和姿态实时监视计算等关键任务。

  人类探月史上共进行了123次探月活动,成功率仅49%。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没有退却,而是知难而上。2004年3月,轨道室刚刚领受嫦娥一号任务时,他们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个绕月飞行器,重点在测量控制,难点也在测量控制。卫星8次变轨中,有两次控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逆行,一旦错过时机,或控制稍有偏差,卫星就将偏离轨道,直接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轨道控制技术是绕月探测的核心与关键。如果卫星发射准确入轨,控制不准确,将会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为了实现奔月轨道的全程优化轨道控制策略,轨道室的年轻人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软件调试,无数次方案讨论,轨道室这群年轻人好似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中行船,战险风,破恶浪。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们自主研制完成了嫦娥一号轨道确定、轨道控制、计划生成和动力学仿真等测控应用软件,包括60多个进程,4300多个模块,35万余行源程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突破了绕月探测的高精度定轨技术、地月转移轨道及环月轨道的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技术、应急轨道控制技术、全程实时姿态计算和测控状态监视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远距离测控、高精度测量”等重大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国内航天网、天文测控网和欧空局测控网的无缝衔接,把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们为“嫦娥”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

  深秋的一天,北京航天城飞控大厅。

  某国一位航天女专家走进明亮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飞控大厅。当她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都得到了轨道室控制专家唐歌实满意的答复时,她笑了。她的微笑中充满了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同行的欣赏。

  航天无小事,成功系毫发。轨道室的年轻人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对每一个流程的细抠硬磨,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在平时的联调、合练和测试中,他们有时为了小数点后6位数和零点几毫米的差别,争得面红耳赤,而又各不相让。

  2007年10月26日,在嫦娥一号第1次近地点变轨成功后,唐歌实在对前几次卫星实际测定轨道与目标轨道的分析比较中发现,轨控相关刻度系数与实际轨控参数存在千分之二的误差,经过比对,确认此误差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对卫星产生多少影响。但这位曾经参加过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轨道控制专家依然不愿放过,他对这个小小的误差参数抓住不放,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终核实了这个误差是系统性的,可以通过参数调整进行修正。

  在任务飞控会上,他拿出了详实的修正方案,并得到各系统专家的认可。正是对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也正是因为这次精确控制,原计划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只用1次便达到了轨控效果,为卫星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而这些燃料可以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

  轨道计算、控制参数体现着飞控精度。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时,轨道室的年轻人仅用3分钟时间就确定了卫星入轨根数,比计划时间缩短了7分钟,且轨道精度优于千分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到环月的飞行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类测量数据计算轨道120余次,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万分之三,大大优于设计要求。通过12天的飞行,到达月球时间与预期时间仅相差20秒,最终顺利实现成功绕月飞行。

  平均年龄仅29.5岁,八成都是“70后”

  与飞船和卫星相伴的这群年轻人,最欣赏的就是飞船和卫星划出的飞行轨迹。而他们的人生,一如那绚丽的轨迹,永远追寻着不同的美丽的弧线。

  无论是在执行载人航天工程还是月球探测工程中,轨道室的这群年轻人都秉承了老一辈航天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就在执行嫦娥一号卫星任务前3天,负责轨道控制计划的轨道室副主任刘成军敏锐地发现,目前设计的测站计划实施流程,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两个测站实施计划发生冲突。极端情况下,将会导致两个测控站加载同一个点频上的载波,会导致卫星上的某个元器件烧毁的严重隐患。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认真细致地讨论,最终修改了测控站计划实施流程,杜绝了隐患。

  生命因为信念而生机勃勃。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轨道室的这群年轻人舍弃了太多太多。他们顾不上家中幼小的孩子,无法照顾生病的老人,夫妻同在一栋大楼上班,每天却是匆匆见面又匆匆分手。他们或许不是合格的父母、孝顺的儿女、称职的丈夫和妻子。但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他们是最优秀的航天人!(杨冰)

责编:尹薇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