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贵阳市党员干部带头“抗凝冻、保民生”纪实

 

CCTV.com  2008年02月04日 23:34  来源:新华网  
专题:众志成城抗冻灾

    用我们的千辛万苦,换来百姓的“万家灯火”――贵阳市党员干部带头“抗凝冻、保民生”纪实

    新华网贵阳2月4日电(记者周之江、白瑞雪)在历史罕见的凝冻天气侵袭之下,贵阳,这个中国南方冰雪灾害最重省份之一的贵州省会城市,展开了一场“抗凝冻、保民生”的艰巨战斗。20余天凝冻围城,一度出现主城区大范围断电,贵阳群众却人心不乱,社会秩序井然。

    把保住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抗灾救灾预案启动在前,党员干部带头深入“抗凝冻、保民生”一线,是贵阳能保持民心稳定的关键。

    死命令:千方百计保民生

    1月30日8时许,贵阳街头全无往日喧哗。因东变电站输电线路受损严重出现断线,数小时内,部分主城区停止电力供应。

    这一天,贵阳平静依旧。没有恐慌,流言不兴,缘于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缘于贵阳市力保民生的工作扎实到位。

    吃过早餐,退休警察陈程强来到醒狮路口,1.2元一斤的白菜买了两兜,他安心回了家:“为啥子停电,广播里讲得清清楚楚,供电部门已经在抢修了,肯定能恢复正常。”

    物价不涨,市场上品种齐备,是贵阳市民情绪稳定的一大重要原因。面对凝冻,贵阳市早有准备,市委书记李军甚至下达死命令,要求“在凝冻天气持续时,各级各部门更应该关注民生,各部门必须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确保市场供应和物价平稳”。

    死命令背后,是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从1月29日8时起,21个政府组织的平价蔬菜直销点准时开张,每日投放近5万公斤蔬菜,以增加供应、平抑价格。

    冲在一线的,是贵阳市蔬菜公司党员干部。58岁的唐汉涛是其中一位,在零下4摄氏度的户外直销点,他和70余名同事一站就是12个小时,“回家后,手脚冻得发木,只要老百姓叫好,没有一分钱补助也觉得值。”

    1月30日7时,天色未亮,新华路工商所副所长李猛值完夜班,抹了一把脸便匆匆出门:“新路口菜场马上开张,白班没到,我得先去转一趟。”

    “米袋子”“菜篮子”,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贵阳市一系列举措及时出台:取消鲜活农产品的工商行政收费,给生猪屠宰提供补助,实行每日三报的物价监管制,紧急从外地调菜,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者。

    贵阳市物价局副局长吴学伟说:“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极为敏感,物价平、货源足,民心才能稳。”

    党员干部的身影,在基层随处可见

    在贵阳市,不讲任何条件投入一线的党员干部不计其数。他们的身影在基层随处可见,他们是“抗凝冻、保民生”的战斗先锋。

    电网瘫痪,贵阳供电局组建“党员抢修突击队”,爬山攀塔,与恶劣天气展开拉锯战;交通受阻,贵阳市交警支队8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走上街头,手势疏导堵塞车辆;群众有难,各区、市、县基层党组织与来自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党员骨干一起,踏冰履雪,送来物资更送来温暖……

    群众利益至高无上,成为贵阳市党员干部的共识。

    39名农村临产高危孕妇,分散居住在花溪区12个乡镇。花溪区党委、政府心急如焚,“生命绿色通道”行动因此启动。系上防滑铁链的急救车开始出动,遇到坡高路陡的边远村寨,医护人员步行进村,一步一滑将待产妇女抬下山来。

    1月30日,花溪区孟关乡上板村二组村民班大庆陪在妻子身旁,一边看着出生3天的女儿,一边感慨不已:“没有想到,党委、政府会考虑得这么周全。我的妻子今年36岁,属于高危孕妇,全家人正在发愁之时,他们伸出了援手。”

    在已停电5天、停水6天的贵阳市小河区金竹办事处,记者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区公安局、民政局、老龄办、残联的干部来了个遍。凝冻灾害出现以来,小河区各级党组织包片、包村甚至包人,将全区3430名特困人群全部纳入对口扶助范畴,确保不让一个老百姓挨饿受冻。

    家住贵阳电线厂的75岁孤老魏桂英,就真切感受到政府“管”起来的温暖:“区里三天两头送东西来,大米、菜油、棉被、大衣、水……一样不缺。我相信,党和政府能带领我们渡过难关。”

    这些看似平凡的所见所闻,只是贵阳市众多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

    “老百姓信任党委、政府,面对难关,党员干部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巩固老百姓的这种信任。”小河区常务副区长马宁宇说。

    急群众之所急,细心、细心、再细心

    凝冻天气为西南地区所特有,它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来势汹汹,而是冻雨覆冰的逐日积累。

    1月中旬,凝冻灾害初现端倪之际,贵阳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高度警惕;1月21日,贵阳市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启动自然灾害紧急预案,要求民政、交通、通信等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全市工作、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1月26日,贵阳市成立“抗凝冻、保民生”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组,全面开展各项救灾工作。

    凝冻灾害发生后,水、电、气能否正常供给,是“抗凝冻、保民生”的一大急务。对此,贵阳市提出:必须急群众之所急,细心、细心、再细心。

    1月28日晚10时55分,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附近一处名叫寒坡岭的山头上,电力线路铁塔在连日覆冰积压下突然坍塌。一旦电力中断,煤气生产无法进行,也就意味着,贵阳市大部分区域将面临“断气”。

    此时,5台已提前预热好的自备发电装置立即启动,不到一个小时,煤气生产便恢复正常。

    就在当天下午,贵阳市副市长翟彦在检查中刚刚发现,这个厂仅一台2万千瓦自备发电装置处于“待命”状态,如果出现停电意外,显然不堪重负。他当即下令,必须紧急预热另4台自备发电装置,并责成贵阳燃气公司连夜制订应急方案。

    “如果稍有疏漏,后果难以预料。”谈及此事,翟彦感受很深。

    1月29日,贵阳市委组织部明文下达通知指出,能否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是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有无党性、有无能力、有无良知的检验。

    贵阳广播电台台长吴槟,10来天坚守直播间“督战”,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他说:“我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电力供应中断,就把直播间搬到东山顶的信号塔下。通过广播,不间断地将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到老百姓耳中。只要共产党的干部在,群众就有主心骨。”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把这次抗灾救灾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和应急能力的考验,作为党员干部的素质、作风特别是对群众态度的考验。春节将至,让老百姓欢欢喜喜过年,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付出,但用我们的辛苦换来老百姓的‘万家灯火’,是十分值得的。”市委书记李军说。

责编:冯晔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